第十一章 最后的交锋 (12)(17 / 26)
。"
罗飞的这段话带着说教的意味,黄杰远饱经风雨,自然也听得明白。他淡淡苦笑着:"是的。我不该对丁科有所抱怨。把我换到他的位置上也无法做出更好的选择。就像你说的,那个时候局面已经无法挽回。"
"如果一定要有人为这种局面负责,那这个人应该是袁志邦才对。当他犯下'四七劫案'的时候,他就把丁科推上了两难的境地。"慕剑云说话时带着忿忿不平的情绪。
罗飞转头看着慕剑云,目光黝黑闪亮。后者便耸耸肩膀:"怎么了?你有话就直说吧。"
"好吧。"罗飞也不再犹豫,直言道,"你现在认为'四七劫案'是导致丁科退隐的最根本的原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袁志邦犯下劫案的时候,他也许同样是在尴尬境地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呢?"
慕剑云愣了一下,然后她摇了摇头:"罗警官,照你的这个说法,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是无奈的、被迫的,我们是不是要对所有人报以同情和理解?"
罗飞的眼睛又眯了起来。
"总有一个起始点的--"他幽幽地说道,"最初的起始点。只是我们暂时还无法看到那个点的全貌。"
"你说的是'一三零劫持案'?"黄杰远反问了一句,同时若有所悟地沉思起来。
慕剑云也明白罗飞的意思。正是"一三零"案件之后,袁志邦开始和文成宇母子变得亲近,最终为了帮文家讨回公道实施了"四七劫案",所以要给袁志邦的行为找到追溯点的话,这个点显然就要落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三十号这一天。
"或许我们真该好好地琢磨琢磨,袁志邦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射杀的文红兵。"黄杰远把自己沉思的问题跑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讨论,"从他后续的表现来看,他对文红兵妻儿的关心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罗飞立刻点头对这个观点表示认同。从警察的角度来说,对案犯产生同情也是正常的,甚至去资助案犯家属的情况也不鲜见。但是像袁志邦这样,为此不惜触犯法律的界限,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