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斯大林会如此的大动干戈,即便是瓦西里本人也觉得这次斯大林的确是*之过急了,而且整个行动的策划也是有些地方使用的手段过激了。
那篇关于图哈切夫斯基的报道的确是出自瓦西里之手。在完成稿子之后,他通过秘密的渠道转交给了克留奇科夫。但是原本还显得很听话的克留奇科夫,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出了岔子,他没有听从瓦西里的计划安排,而是擅自买通一个克里姆林宫秘书处一个叫克尔钦斯基的秘书,由此人将这篇稿子直接送去了《真理报》。
由于时间上的紧迫性,再加上送稿件的人身份特殊,所以作为苏共中央机关报的《真理报》编辑们来不及仔细思考这篇报道的影响性,就在仓促之间改掉了版面,把这篇报道排了上去。事后克留奇科夫亲自出手将克尔钦斯基灭口,所以当贝利亚安排的人找到克尔钦斯基的住所时,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具尸体了。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暴风雨来临
更新时间:2011-10-16 11:17:49 本章字数:3479
克尔钦斯基的死无疑让秘密警察的调查行动暂时失去了线索,不过这样一来却换来了斯大林更加不可遏止的怒火,这位性格多疑的老狐狸很快就给这次事件定了一个性——“这是敌人的破坏,这个敌人不是托洛茨基组织的残余,就是中国或德国的间谍。泡-书_吧(
www.PaoShU8.COm)”
这样一来原本应该属于新闻报道偏差的问题,就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成了苏维埃政权同敌特分子的斗争问题。
事件的性质变了打击力度,自然就要加强了打击面,自然也要变大了打击的手段,自然也同样要变得多样化了。一时间森冷恐怖的阴云弥漫在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上空,不过这片阴云却是在这方面长袖善舞的贝利亚同志最希望看到的。毕竟曾经*作过很多次了,再做起来轻车熟路、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这是打击自己政敌的最好机会。
一切都像是新的开始,一切却又都像是历史的重演。
从斯莫尔尼宫会议结束之后,暴风雨就开始酝酿。瓦西里在第一时间被圈禁起来。在他的居所周围岗哨林立、戒备森严,除了作为他未婚妻的吉尔尼洛娃,能够进来看他之外,其他闲人一律不准入内。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