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1)(2 / 22)
他在陕西哥老会的势力,他再次得到赦免,但他的军队改组为一个运输旅,由他任旅长。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是他第三次又故态复萌。他的驻区的一些地主向来享有免税优待(这是陕西地主的一种“传统特权”),拒绝向他付税,他马上逮捕一些人,结果豪绅们都武装反他,要求西安方面把他撤职惩办。他的军队遭到包围解散。
最后在悬赏缉拿他的首级的情况下他被迫退到保安去,但是有他自己旅里许多年轻的共产党官兵跟着他去。他终于在这里着手组织一支独立的军队,于一九三一年举起一面红旗,攻占了保安和中阳①两县,在陕北迅速展开活动。派来攻打他的政府军常常在战斗中投诚过来;有的逃兵甚至从山西渡过黄河来投奔他,这个不法之徒的大胆勇敢、轻率鲁莽很快在整个西北名闻遐迩,传开了“刀枪不入”的神话。
从我所能收集到的一切超然的证据来看,似乎没有疑问,在陕西头一两年的斗争中,对官僚、税吏、地主的杀戮是过分的。武装起来的农民长期积压的怒火一旦爆发出来,就到处打家劫舍,掳走人俘,扣在他们的山东省寨里勒索赎金。他们的行为很象普通的土匪。到一九三二年刘志丹的徒众在陕北黄土山区占领了十一个县,共产党特地在榆林成立一个政治部来指导刘志丹的军队。一九三三年初成立了陕西的第一个苏维埃,设立了正规的政府,实行了一个与江西类似的纲领。
一九三四年和三五年间,陕西红军迅速扩大,提高了素质,多少稳定了他们所在的地区的情况。成立了陕西省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一所党校,司令部设在安定。苏区有自己的银行、邮局,开始发行粗糙的钞票、邮票。在完全苏维埃化的地区,开始实行苏维埃经济,地主的土地遭到没收,重新分配,取消了一切苛揖杂税,设立了合作社,党发出号召,为小学征求教员。
这时,刘志丹从红色根据地南进,向省会进逼。他攻占了西安府外的临潼,对西安围城数日,但没有成功。一个纵队南下陕南,在那里的好几个县里成立了苏区。在与杨虎城将军(后来成了红军的盟友)的交战中遭到了一些严重失败和挫折,但是也赢得了一些胜利。军内纪律加强,土匪成分消除后,农民就开始更加拥护红军。到一九三五年中,苏区在陕西和甘肃控制了二十二个县。现在在刘志丹指挥下有二十六、二十七军,总共五千人,能与南方的西方的红军主力有无线电联系。在南方红军开始撤离赣闽根据地后,陕西这些山区红军却大大加强了自己,后来到一九三五年,蒋介石不得不派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