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2)(3 / 15)
的中国年轻的共产党人从大城市来到陕北红色新首都延安。到五月间,已有二千名学员进了红军大学(改名为“抗日大学”),五百名进了党校。其中有蒙古人,回民,西藏人,台湾人,苗族,彝族。还有好几十人在一些技术训练班学习。
除了党的久经考验的工作者以外,还有热情的年轻激进分子从全国各地前来,有的长途中跋涉,步行而来。到七月间,尽管学习生活很艰苦,伙食是小米白菜,吃不饱肚子是有名的,仍有许多人申请入学,容纳不下。许多人只好请他们回去等下一届,共产党打算再接受五千名。许多有训练的技术人员也来了,或者当教员,或者从事现已开始的“建设计划”。这,也许是和平所带来的最大的眼前利益:有了一个可以自由地为革命和抗战训练、装备、培养新干部的根据地。
①用名诗人彭斯的诗句谱写的苏格兰著名民歌,一译《美好的昔日》,一般在惜别或旧友重逢时歌唱,此处喻国共重新合作。——译注
五
《友谊地久天长》?(下)
当然,国民党仍继续严密监视共产党同外界的联系。现在对共产党的行动已不是那么有限制了,但是还没有公开承认这个事实。许多非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团体也到红色中国来考察那里的情况,许多人来了以后就留下工作不走了。六月间,国民党自己也秘密派了一个半官方的代表团,以邵华为首,参观了红色首都。他们游历了苏区,在盛大的群众大会上发表了相当红色的抗日演说。他们欢迎国共恢复反帝统一战线。不过,国民党报纸是不准刊登这些情况的。
对列宁的拥护者来说,国民党地区的情况也改善了。共产党在名义上仍属非法,但可以扩大影响,扩大组织,因为压迫已有所减弱。监牢里不断放出少量的政治犯。特别宪兵(蓝衣社)仍继续侦查共产党,但是不再绑架和拷打了。还传出消息说,今后蓝衣社的活动主要集中对付“亲日汉奸”。后者有一些遭到逮捕,有几个领日本津贴的中国特务第一次真的已被处决。
到五月间,作为让步的交换,苏区准备改名为“边区政府”,红军已申请作为国民革命军编入国防部队。党和红军的全国代表大会五月和六月分别召开了。会上作出了决定,要采取实现同国民党合作的新政策。在这些大会上,列宁、马克思、斯大林、毛泽东、朱德和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画像同蒋介石和孙中山的画像挂在一起。
这些现象反映了共产党方面总的来说愿意在形式上和名称上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