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1 / 6)
旭日上的暗影
一
论日本的战略(上)
当一九三八年七月[《西行漫记》第一版问世后一周年],那是共产党神秘地预料着的中日战事爆发以后的一周年。他们对于这次战事预测的准确性也已经可以看出来了。他们对于这次战事的分析,和它所包含的革命的内情的信仰,以及他们对于中国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一种在战事发生以前被许多中立的观察者认为离奇的见解——都已经被实际的事实所证实了么?
谁是中日战争中的“胜利者”?
从远隔重洋的眼光来观察,这问题对于有许多人民一定仍是显得有些值得讨论的。日本在海、陆、空个方面是否仍是明显地比人家优越?日本有没有三十倍于中国的机械和飞机?日本仍是一个海军的强国,而中国现在竟毫无兵舰么?日本在经济上是稳固的么?它的事业上的基础仍是健全的么?它战时的资源在增加着么?它军民的士气仍是很旺盛的么?
日本已经破坏或攫取了约有四分之三左右的中国新兴事业。减少了中国国外贸易额的一半,侵占了五十万方里以上的中国领土。它的海军现在控制着全部中国海岸。它的军队从长城南下已经到达了黄河,从上海西上直抵了扬子江流域的中心。他们的侵略已经遍及了十省。他们又曾经掠焚毁了一个国都,并且似乎准备要攻击它的继起者。
但这是一种奇论:这种屠杀忍受的愈长久,最后的结果愈变成可疑。日本愈深入到大陆内地,它将来的幻影也愈显得不幸。它战胜的次数愈多,那么事实也愈是明显:这一次的战事决不能就以几个礼拜或几个月的阵地战和争夺战就算了事,而是二大民族拼死竞争的一个长期战争。在这战争中,各自竞争着大陆的盟主权和他们五万万的人口。并且在这个目光远大的透视中,最后的决定将不单靠军备,而是要靠亚洲战略的二个重要因子——时间和空间。
要顾及日本从近位首相所谓的“中国事件”发生以来所获得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的目标。根本上,这是很简单的。事实无需再用疑惑,日本是切望着想征服中国,把白种人赶走,而最后想统治整个亚洲的。不合理的么?不可信的么?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想。但是在东方住了十来年以后,在这一点上,我已经给日本军阀所说服了。——给他们那种率直的宣言和再三的行动——证明这是他们计划的理论。并且,他们也已经说服了我,说是实现这个小计划的可能性的宗教信心,是日本军阀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