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3 / 6)
次战事中保持它一等强国的地位,并且还想从这次战事中表现出它在经济和政治上足够和反对它的列强周旋而有余。第四,因为要保持它的国外贸易,要立刻开拓它征服的土地,以及保持中国的经济基础使足够抵偿它在战事中的赔款。最后,因为要阻止任何国内叛变或社会革命的发生,不得不在日本人民开始感觉到他们可怕的财政负担的痛苦之前,带回去一个完全胜利的结果。
但是在执笔写这篇文的时候,大多数日人认为至多不过延长到六个月的战事,现在却已经是它的第二年了。并且结束的日期还不一定。因为它不能在空间和时间二方面去限制这次战事,日本对于上面列举的最初二点需要已经是无疑的失败了。并且可以预言的,它在第三和第四点上也不会成功。假使它在最后一点上又失算,那么,日本的太阳或许不会在一个新帝国的天空高升起来,却很有可能在它曾经经验过一次的失败上没落。
日本的根本错误是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战略不能同时并进,尤其是它的军事战略不能在中国及国际间和它的政治需要相调整。从一种纯粹军事的眼光来看,大多数的观察者都同意:日本的战略在整个上说起来是健全的,有许多地方甚至是很超越的,并且在立即实现它的目标这一点上是相当成功的。但是它最大的错误是:在发展它的军事战略中,日本却没有运用一种狡猾的政治战略,因此便破坏了它出奇制胜的立场。
日本的军事专家,他们自信是十分“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心理的,他们早就想藐视西方人对于中国的智识的,却不能把握政治战略的主动地位以获得东亚战局的决断力。在这一点上,他们显示了一种几乎使人不能相信的愚鲁。从政治的立场上来看,他们像一个生手一样的在从事着运动,不但对于目前的政治环境全不熟悉,而且根本不了解中国内部实力均衡的各种特点,以及最近二十年来的教训。
结果,日本差不多失去了所有内部分裂,地域观念,敌对和嫉妒等等的良好机会。这种机会在战事开始时是任凭一种完美的政治战略所支配的。它又被迫着不得不改变战略,不时改变它的目标,增加它的困难,以及扩大它最后失败的范围。假使有人要为日本陆军目前所遇到的悲剧找出一个单独的理由,他便可以这样说:他甚至完全不能接受南京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在华南作战的教训,更不能在蒋氏克服苏维埃区域的战略中得到什么好处。委员长曾经再三的说过:和中国红军的战事,“只能用三分军事,却需七分政治。”中日战事中的政治成分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