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5)
可以握住那根橇动地球的杠杆;我们意识到我们同外在世界有着如此紧密、多变、深切的联系,就像公民的生命、自由、幸福与政府的存在相吻合一样,我们的目的、愿望也和整个宏大的宇宙结构相吻合。
*12. 个人利益被国家的武器(加上他自己的武器)所保护。个人需求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些需求是否能够被普遍地、有规则地感觉到。同样,大自然共和国的公民,也是有意识地通过与更高力量的结盟,从而保护我们免受低级介质的烦扰;通过向阻力的基本法则──物理、化学介质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法则──提起诉求,大自然就可将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作用所需的劳动力合理分配,以最好地实现创造者的意图。
*13. 如果柏拉图能够借助摄影师的力量观看到太阳工作的场景,或是通过归纳法想像出一百幅类似的画面,他或许能够记起自己承先启后的智慧之言,在他的脑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一片乐土:一切人工的、机械的劳力和重复性劳动都指派给大自然的力量去完成,我们的愿望只需要我们意念灵动,加以精神的运作就可以完成。一切供应都由需求创造出来。
*14. 不管这个理想看来有多么遥远,这种归纳法都可以使人类大跨步地前进,它用种种恩惠环绕着人们,这些恩惠同时也是对于过往忠诚的酬报,对未来勤恳耕耘的激励。
*15. 归纳法也有助于我们集中并增强我们的能力,获得那些尚待撷取的成果;有助于我们通过运用精神最纯粹的形式,找到解决个人和宇宙一切问题的答案。
*16. 在此我们发现了一个方法,它的核心是:这了实现你所寻求的东西,就要相信这些东西已经实现。这种方法就是那个柏拉图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而他早已驾鹤西去,万万想像不到这种理念竟会成为现实。
*17. 这种理念在斯韦登伯格的书信中也有所阐述。此外还有一位更伟大的传道者曾经说过:“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第11章第24节)这段话中的时态差异值得我们注意。
*18. 我们首先要相信,我们的渴望已经实现,接下来的就必然是看到它的实现。关于运用创造性能量的最简单、最明确的教导,就是把我们渴想的某一件特定的事物,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让它在宇宙主观精神上留下印记。
*19.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绝对的层面上进行思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