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5)
*1. 财富是劳动的产物。资产是果,不是因;是仆人,不是主人;是手段,不是目的。
*2. 对于财富,最普遍的定义是这样的:财富包括一切具有交换价值、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财富的支配属性,正在于它的交换价值。
*3. 财富给它的拥有者带来的,不过是小小的快乐,它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它的交换价值中,而不是在它的实用性上。
*4. 财富的交换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媒介,它使我们能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获得有真正价值的东西。
*5. 永远不要把财富看作一个终点,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条达到终点的途径。决定一个人真正成功的,是要有比积聚财富更为高远的理想。凡是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树立一个让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
*6. 当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理想,你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和方法,但一定不能错把方法当成目的,错把途径当作终点。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固定的目标,也就是理想。
*7. 普仁提斯.马福尔德(PrenticeMulford)曾说:“成功的人也是那些有着最高的精神领悟的人,一切巨大的财富都来源于这种超然而又真实的精神能量。”但很不幸,有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能量。他们可能不记得了──安德鲁.卡耐基全家刚刚来到美国时,他的母亲不得不去帮人做事来养活一家人;哈里曼的父亲是一个穷职员,年薪只有200美元;托马斯。利普顿勋爵从25美分起家。这些人没有什么财富权势可以指望,但这并没有成为阻挡他们成功的障碍。
*8. 创造力完全来自于心灵的能量。它有三个步骤:理想化、视觉化、具体化。每个大企业的首脑全都是依靠这种能量。在《人人》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石油大亨、亿万富翁亨利.M.弗莱格勒道出了他自己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全面地看问题。以下这段与记者的对话表明了他是如何运用精神能量的──理想化、视觉化、集中意念:
*9. “你有没有向自己描述过事物整体的图景?我是说,你是否做到了、或者能否做到闭上眼睛,就看见轨道,看到火车在轨道上飞驰,听到汽笛呜呜的轰鸣声?你是否做到这些了呢?”“是的。”“有多么清晰?”“非常清晰。”
*10. 这里我们看到了法则。我们看到了“循环因果之理。”我们知道思想必然领先于行动并且决定着行动。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我们就能认识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