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八章 琼林天下(上)(2 / 5)
任何权威的束缚“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乎是也。,在此基础上,沈默又槽白云先生陈献章思考、勇于怀疑的“贵疑,思想介绍给琼林社的同仁们,终于使他们彻底挣脱理的桎梏,大胆质疑起一切经典,包括心思想……因为从他们的实际感受来看,接受心思想的书人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其精神风貌确实表现出,与以程朱理为敲门砖的道家们不同的状存。( 更新本书最新章节)但从整个社会和政治的大环境来看,心对于救治吏治的、加强国家的边防,改善百姓的生活都收效甚微。
琼林诸子们用了大量的时间,重新检讨了心的经典对各大派的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阳明心,包括其再传的各派只是不满于社会现状,特别是现实政治而对居于正统地位的理,做了一次较为彻底的否定。但至于如何建设一种可以根除社会弊病的新思想,则没有任何人,提出一种成熟而有系统的看法。正是在这种不满却无望的状态中,王门后要么走向了空谈玄,要么言行偏ji,不为主流所容。以至于堕落成如今这幅模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所以年轻人们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浙中派,还是泰州派,殊途同归,都有逃避现实的思想在里面。这样思想主导,国家和士大夫怎能谈得上锐意进取,如何去解决国家的重重积弊?
那么“由虚返实,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但如何去做呢?琼林社的同仁们,开始了长时间的苦思与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应将实的思想引入王,或者挖掘阳明心中的实思想。无论哪种思路,都是一个目的,将心与实结合起来,构建起“实心实,思想体系,最终将王由内圣之转向外王之道,并由此去挑战传统的势力。
这时候,琼林诸子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成为了朝廷的官员。期间徐渭曾经想弃官不做,专心构建“实心,的思想体系,却被沈默劝阻道:“古往今来的历史表明,纯粹的思想术运动,是无法真正作用于现实政治的。,所以他主张应该积极从政,在政治实践中建立不脱离实际的思想体系。
之后十余年间,七人聚少离多,天各一方,虽然一直保持着书信的往来,但脱离集体之后,获得了思考的机会,还是相继创立出自己的思想,其中最有成就的,除了沈默之外,当数徐渭和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