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一章 侠之大者(上)(2 / 5)
何心隐白天登坛讲学,答疑解huo,晚上是他的休息时间。尽管书院里头到了晚上,依然是人声嘈杂灯火通明。但为了保证他能休息好”书院特意空出了后山的东岩草舍,不许任何人打扰。
何心隐虽然年近七十,但因为有精湛的调元之术,故而一天讲学下来,口不干退不软,就像没什么损耗似的。只是他厌烦那些虚与委蛇的应酬,才以自己需要休息为由,吩咐每天晚上不见客。
然而今天,他破例了,因为来访的客人太特殊了。
……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草堂中点了几盏灯,亮度还算不错。
摇曳的灯光下,两个须发微白的老人,在举杯对酌,ting今忆昔的交谈着。
那个颧骨高隆,鹰目犀利的是何心隐,而另一位长髯飘飘,剑眉凤目的老人,竟然是久违了的张居正。
听两人的谈话,他们不仅认识,而且还属于旧雨故知那种……………,他们的话题绕来绕去,总是离不开嘉靖二十六年,因为那是两人相识的年份。
那一年,两人还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恰好住在同住一家客栈。
当时满客栈的举子里,就数他两个最出挑,一个江西解元,一个湖广解元,都是风流倜傥,人中龙凤。但是真要说起来,何心隐文武双全,
又年少多金,却又是张居正比不了的。
这么万里挑一的人物,自负是难免的,问题是这位仁兄狂得没边了。一次举子们的聚会上,何心隐当众说:“何某虽然不才,但这次来京会试,奔的就是甲科。余者皆不在吾辈眼界之内。”甲科就是一甲前三名。眼下汇聚京城的,乃是全国数千名千里挑一的举子,各个都称得上出类拔萃,却没丰几人敢像他这样口吐狂言的。
有人看不服气,故意问道:“柱乾兄,如果你考不上甲科呢?”何心隐淡淡一笑,满饮一杯,倒扣桌上道:“我何某今生再也不进考场!”人有时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不然就得难看。却说两个月的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何心隐不但没有考上甲科,连乙科进士都没有他的份。何心隐也不去参加礼部的考试,争取留在京城读书的机会,收拾收拾行囊,便离京了。
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旅居生活中,两个愤青因为互相欣赏、彼此认同,已经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