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1 / 6)
怒。
终究来到了寺庙门口。这尊神明,对我来说,感觉确实像族里的长辈。在闽南这个地方,每个片区都有个镇境神,按照传说,他是这个片区的保护神,生老病死,与路过的鬼魂和神灵的各种商榷,为这个地方谋求些上天的福利,避开些可能本来要到来的灾害,都是他的职责。从小到大,每年过年,总要看着宗族的大佬,领着年轻人,抬着镇境神的神轿,一路敲锣打鼓,沿着片区一寸寸巡逻过去,提醒着这一年可能要发生的各种灾难,沿路施予符纸和中药。
按照母亲的要求,我先点了香,告诉镇境神我来了,然后就和母亲站在门口。
母亲示意我,要开始大喊。
我张了张嘴,喊不出来。
母亲着急地推了推我。
我才支支吾吾地叫了下:“爸,我来接你了,跟我回家。”
话语一落,四下只是安静的风声。当然没有人应。
母亲让我继续喊,自己转身到庙里问卜,看父亲是否回来了。
寺庙里,是母亲掷珓的声音。寺庙外,我一个人喃喃地喊着。
喊着喊着,声音一哽,嘴里喃喃地说,“你如果真能听到,就跟我回来,我好想你了。”
里面母亲突然激动地大喊,“你父亲回来了。”
我竟然禁不住,大声号啕起来。
在父亲被“引回来”的那几天,家里竟然有种喜庆的味道。
母亲每天换着花样做好了饭菜,一桌桌地摆上供桌。她还到处约着巧手的纸匠人,今天糊个手机,明天糊个摩托车……那都是父亲残疾时念叨着想要的。
又几天的求神问卜,母亲找到了为父亲“清罪”的办法——给一个神灵打下手,做义工,帮忙造福乡里——有点类似美国一些犯小罪过的人,可以通过社区劳动补偿社会。我和母亲开玩笑地说:“神明的方法还这么现代啊。”
母亲严肃地点点头:“神明那也是与时俱进的。”
又经过几天的求神问卜,母亲为父亲找到了做“义工”的地方:白沙村的镇海宫。
白沙村是小镇闻名的旅游地。老家那条河,在这里潇洒地拐了个弯,然后汇入了大海,呈三角状的白沙村,因而三面铺满了细细的白沙。从小到大,学校所谓郊游的旅游地,毫无疑问是白沙。
镇海宫就在那入海口的犄角处。小时候每次去白沙,都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