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一章(1 / 6)
大雨过后,已显秋意。阳光温暖、微风和熙,坐在房中就能闻到透窗而入的那特有的属于秋天的香味。
蒙古两部王爷已率众抵京,允祥、允礼、弘历、弘昼等王爷、贝勒们迎在宫门,城门至宫门鼓乐大作,鼓乐中响着悠长而洪亮的通传声,‘和硕部王爷到’、‘伊尔根觉罗部王爷到’,……。这是自雍正朝以来前所未有,又极其盛大的仪式,对两部王爷来说,也是莫大的恩宠。
通传愈来愈近,我越发坐不住,站起来踱了会,又坐于梳妆台前,对着铜镜打量一番,拔下头上的簪子,瞅了一眼桌上的首饰匣子,踌躇一下,自铜镜中瞥了一眼坐于桌边呷茶的胤禛,随手又拿起另一个簪子,在头上比划着。
他站起,走过来径自打开首饰匣子,拿出那支木兰簪子,轻轻插进我的发髻,望着镜中的我们,他道:“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望着铜镜中他凝重的面容,我默了一会道:“如果自己的喜欢的,带给自己的只是沉重的幸福,那也是好的吗?”他面色一暗,哑声道:“过了这几天,气也该消了。”我眼眶一热,强笑道:“我是生自已的气,在宫中生活了这么多年,仍是不能放开心胸,不懂得去珍惜,苦了别人,也苦了自己。”他微蹙眉头,摇摇头,轻叹口气,从后面环着我的肩膀,道:“还说没有生气,我都成‘别人’了。若曦,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我站起,转过身子,抓住他的手,仰起头盯着他,道:“庆幸的是,皇后的病已经好转,流言也没有了。独享宠爱,难免会有人眼热,我虽当时气恼,心中也是明白的。”他揽我入怀,轻抚着我的背,道:“处罚的过轻,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训。”
我一时之间有些迷茫,不知他所说何人,在心中细细地想了一会,抬起头惊讶地道:“居然是她,她不是被禁足了吗?怎会传出来这些呢?”他轻叹道:“西藏的事已了,鄂家也算是出了力的。”在心底暗暗叹气,宫中之人眼皮极活,认为鄂齐立了功,鄂答应自会再受恩宠,她虽出不来,可别人却是能进得去的。
苦笑着摇摇头,她的心胸居然如此狭窄,也如此糊涂,进宫已届一年,难道没有发现,自雍王府带出的几位福晋,现今的几位妃嫔,从不曾因争宠而惹出事端。
“皇上,两位王爷已入了宫门。”房外传来高无庸的轻声提醒。
他拍了拍我的背,我又用力的搂了一下,方才放手,微笑着道:“我这就去坤宁宫了。”他凝神望我一会儿,轻轻抓住我的双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