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海底到太空 (2)(11 / 22)
和千里达共和国里面的英雄男女,都有资格骄傲地被封为这场殭尸大战的真英雄。他们首先扑灭了群岛祖国爆发的多起殭尸灾变,连口气也没喘,就接连驱逐了海上的殭尸,挡下无止境的入侵尸潮。有他们浴血抵抗,我们才得以幸免。他们的成就,也迫使想侵略我们的人重新思考:如果安圭拉等地的人民只靠着小口径武器跟开山刀,就能不屈不挠地防御家园,那么古巴在海岸线上配备了主战车、雷达引导的反舰飞弹等所有武器,又会发挥何等的战力?
不用说,小安地列斯群岛的居民并不是为了古巴人民的利益而战,但他们的牺牲却为我们争取到了协议条件的空间。任何想要入境古巴寻求保护的美国人,第一句听到的欢迎辞就是北美的父母惯用的谚语:「只要还住在我的屋檐下,就得遵守我的规定。」
并非所有难民都是美国佬。有些是来自拉丁美洲本土、非洲、西欧和西班牙。还有许多的西班牙人和加拿大人是为了商业或旅游的缘故来到古巴,我在战前就认识一些,人很好,有礼貌,跟我小时候遇到的东德人差好多。东德人会把糖果洒向天空,然后嘲笑我们像老鼠一样满地拣食。
不过,我们国家的船民主要来自美国。每天有越来越多的难民靠岸,搭着大船或私人游艇,甚至自制的筏。我们脸上忍不住露出讽刺的微笑。美国难民好多喔,一共有五百万,几乎等于我们原本人口的一半。各国船民都必须参与政府主导的「隔离安置计画」。
「隔离安置计画」的安置中心当然不是战俘营,没那么夸张啦。难民在安置中心所受到的待遇,比以前的政治犯(很多是老师、作家)要好太多太多了。我有个朋友曾被诬指是同性恋,在狱中真的遭受了好惨的对待。就算是待在条件最差的安置中心,也比政治犯好上太多了。
下过,安置中心的生活当然也不轻松。无论难民在战前的职业或地位是什么,都会被送到农场去做工、种菜,一天十二到十四个小时,农场原本都是我们国营的甘蔗园。至少气候对他们还不赖,温度开始下降了,天空的云变多了,大自然对难民展现了仁慈。但警卫就没那么好心了,他们每次甩人巴掌或踹人之后,都会对被打的人撂下一句:「你该庆幸自己还活着,再抱怨就把你丢去喂殭尸。」
每个农场都有一个关于「殭尸坑」的恐怖谣言:警卫会把惹麻烦的难民丢进殭尸坑里。「全情会」(全国情报理事会)甚至曾经在难民群里面安排人当暗桩,散布谣言说他亲眼看过有人不乖,于是被头下脚上丢到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