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宫图和鼻血(3 / 4)
的一户人家里———和金银珠宝、翡翠玛瑙相比,这些满当当的亲情才是世间的无价之宝!
张巧儿更是坚信,只要拥有家人的关爱、拥有无可替代的亲情,只要一家人能拧成一股绳子、一条心的把日子过好,那将来就会充满希望、日子也会慢慢的红火起来……
毕竟和那些充满勾心斗角、亲情冷漠的高门大户相比,小小的渔家虽清贫但却处处充满温情,让张巧儿觉得十分温馨、也很是满足。
张巧儿把心态调整好后,日子倒也十分好打发,转眼张巧儿便有半岁了,对伪装成奶娃娃这一技术活,她也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收放自如的境界了,总是能适时的扮天真无邪、博父母一笑,替他们消除为生计忙碌一日后的疲劳。
这一日,吴氏煮了米糊喂张巧儿吃完后,发现磨好的米糊已剩下不多了,于是便翻出一只扎了口的布袋,解开后从里头抓了两把精细的白米,放到一只大海碗里、再加水泡着,打算等白米泡得差不多了,再到村子里寻户人家借磨磨米。
因在渔船上烧火做饭容易把船给烧了,所以住在船上的人家都会在岸边搭个茅屋,再用泥砖在茅屋里砌个灶台,平日里但凡要烧菜做饭就下船烧去。
这样的厨房一般都十分简陋,且贫苦渔家既养不起驴也买不起磨,通常都不会有“磨”这种金贵的物事。因此吴氏每每泡完米都会端着碗去村子里,到一户和张家交好的齐姓人家家里借磨磨米。
且因这白米比糙米要金贵许多,不是张家这样的人家顿顿都能吃的物事,因此吴氏每次也只拿得出一点点精细白米来磨,磨到白米快没了、再让张大海挑鱼去城里米铺换点回来。那点子白米磨起来也不用套驴来拉,吴氏每回借了磨后,袖子一挽、两手一推磨就转了起来,不消一会儿功夫就能把米给磨好。
吴氏把白米泡了后便开始忙活午饭,通常这个时候、吴氏都会用宽大的裤腰带子,把张巧儿牢牢的绑在她背上,这样张巧儿就不会影响她干活了。
这样一来,张巧儿也就得以有机会、亲眼看看农家人是如何做饭的———只见吴氏先动作熟练的用清水淘了米,淘完把米放进锅里,往锅里加了水后把锅架在灶上熬粥,随即吴氏拣了一把新摘的野菜洗干净、切细后加到了粥里。
做完这些,吴氏转身把高高悬挂着的竹篮托了下来,取了几个昨天吃剩的馒头,架在蒸笼上热了,打算待会儿就着稀粥吃。除此之外,吴氏还从一口陶罐里取了一瓣腌菜,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