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夫妻吵了一辈子,姜尚尧和表弟尚贤早已习以为常。 (2)(22 / 23)
用到这个词,可见老太太对巴思勤的恨意有多深,正在摆筷子的姜凤英为之一愕,随即好笑说:“妈,你戏文听多了。”
老太太眼神倔强,“尧尧是好孩子,我知道。”
人说隔辈亲,老母亲年轻时对她姐弟严厉有加,临老软了心肠,特别爱孙辈的孩子们,尤其姜尚尧,总心疼大孙子没爹护着,在外头受欺负遭委屈。
姜凤英眼见老母亲如此笃定,心中的狐疑褪去几分,嘴唇微微颤抖着说:“妈你说的是,尧尧不会认他。”
吃过午饭,姜凤英回了自己房间,一躺就躺到日落西斜。但哪里睡得着?一闭眼,过往种种记忆乌云蔽日般,压抑得她心口喘不过气。又担心姜尚尧,他成年后,特别经过监狱那些年,越发的缄默,她这个当妈的有时候完全拿不准儿子的心思。
想起巴思勤说的那些话,为了孩子的事业和前途,她这个做母亲的确实不应该太自私。如果应承他的要求,让尧尧认他,或许那个狠心肠的负心汉能帮孩子洗脱罪名。但一想象儿子和他父亲在一起,那共享天伦的画面总令她憋闷欲呕。
守候到夜幕初降也不见姜尚尧回家,姜凤英左右衡量,打了个电话给庆娣。
庆娣捧一本《中国电影史》正在复习,聊了几句闲话后,姜凤英吞吞吐吐地问:“昨晚上尧尧找你去了?”
庆娣轻轻应了声,解释说:“他说有话急着想和我说,说完就回去了。”
“那他说什么了?”
庆娣就有些脸红,难不成和姜妈妈说他问可不可以重新考虑他?
“没说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姜凤英不耐地再问。
昨晚姜尚尧的神情与举动确实令人疑惑,虽说后来他澄清绝不会如何如何,但那些语焉不详的话语此时细想别有意味。
“来时他情绪很低落的样子,不过没说多的,就是问了我,有没有机会再开始。”不确定发生了什么,庆娣先安抚姜妈妈焦躁的情绪。
这答案倒对应了姜尚尧早晨回来时的奕奕神采。姜凤英长吁短叹一番,最后柔声说:“庆娣,阿姨知道难为你了。可他也是苦孩子,难免有时候想事情会比别人偏执些,你多包容,啊?”
一声上扬的“啊”,内里包涵着些许无奈些许哀求,庆娣应了声,“阿姨,你别担心,我也是一样想他好的。”
挂了电话,她拨通那熟悉的号码。
这是两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