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道之争(6 / 6)
为主的缘故。清静翁原本就觉得十六师弟那么厉害,怎么也不该死得无声无息,虽然当年他们约定要跟无上神君死战一场而最终未能达成,但若是十六师弟独自对上了无上神君,起码也会是一场震动诸天万界的大战才对。
而这样的大战,肯定没有发生过。
既然没有这样的大战,那十六师弟多半还活着。既然十六师弟还活着,那么他留下弟子来,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至于为什么这个弟子修炼的是斗神和道门的功法?那根本不是问题——只要这功法能够通往大道,别的就都不是问题。
而且吴解所走的道路是和谐之道,这也让他觉得可以算是个证据。如果不是对无上神君极为愤恨,谁会培养自己的弟子走这条路呢?
而且……除了拥有庞大研究团队的十六师弟,又有谁能够真正把和谐之道推演完善,培养出一位洞虚真君来呢?
不如说过了亿万年的岁月,他的弟子才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这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呢
看来这和谐之道果然极为困难,便是掌握着巨大研究团队的十六师弟,也用了这么久远的岁月,才真正将其推演完毕,教授出了让他觉得满意的弟子吧……
这想法倒也挺合理的,和谐之道是被无上神君亲口认定为“和我的道路相反”的那条道路。能够跟无上神君相反,这条路的强大可想而知,困难也可想而知。
花了亿万年的岁月,十六师弟居然真的把这条路研究透彻了,教出这么出色的弟子来了,这反而让他觉得有点惊讶呢
不知不觉之中,那个当年虽然聪明却缺乏定性,做事情大多半途而废的小师弟,终于也已经定下性子来了啊
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位小师弟就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诸天万界的面前。或许他会成为下一个堪比无上神君和华思源的人物。又或许……他虽然已经厌倦了出现在人前,永远都不会再次出现,但他的弟子将会承载他的志向,获得他从未获得的那份光荣……
总而言之,清静翁想得很多很多,结果越想越心潮澎湃,也越想越觉得合情合理,便由此锁定了吴解的身份。
当然,这件事在诸天万界之中依然只是隐秘,起码玉京派的众人都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那位知非真仙又一次刷新了玉京派的记录,在不足一千四百岁的时候就修成了洞虚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