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9)
玩政治你不行,不如让我来干得了。换了自己是贾师宪,恐怕也得好几年忘不了。
贾师宪从装满古董的阁子中拿出一份卷宗,在手中摇了摇。
“滕甫虽然不识时务,眼光倒还有几分,若不是有他举荐,老夫未必能与程小友再次见面。”
说着扭头对廖群玉道:“这分功劳且给他记下了。”
廖群玉微微躬身,“是。”
贾师宪回过头,“你在筠州开棚施粥,平价籴粮,做得很好。”
程宗扬心虚到十二分,讪笑道:“不敢、不敢。”
秦桧道:“这是我家公子一点赤子之心。蒸蒸苍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妻子?如宾如友。我家公子不忍见苍民受苦,才施粥救济。但论起活人之功,筠州一地、数万民众而已,又怎及太师惠施大宋四百军州、亿万生灵?”
秦桧此时开口,一番言词终于使阁中近乎僵滞的气氛有所和缓。
贾师宪放下卷宗,笑道:“秦伴当这番话便是言不由衷了。”
秦桧道:“当日一番胡言妄语,太师不加怪罪已是宰相之腹,今日又待我等以宾客礼,如此盛德,实是圣人胸怀。”
秦桧这高帽子不要钱似的一顶顶扔过去,终于搔到贾师宪的痒处。
“这点胸怀,老夫还是有的。”
贾师宪道:“可笑几个腐儒还说老夫了无容人之量,若他们的见识有程小友与秦伴当万一,老夫岂会不容他们?”
说着贾师宪又拿出一份札子,拍着封面道:“这份札子想必是程小友的功劳了。”
程宗扬一头雾水,“什么札子?”
“滕甫的请罪札子,论及挪用军费购粮之事,里面算了一笔帐,倒是朝中少有的明白帐。”
程宗扬明白过来,自己的那封书信有了效果。
“縢大尹为筠州军民殚精竭虑,在下不过是捉供几个数字。”
“这几个数字岂是易得,连户部那些官吏论及粮价都没有如此详细透彻。以滕甫的眼光,哪有这般见识!”
贾师宪与滕甫互为政敌,提到对方也没什么好话。他放下札子,忽然道:“听说晴州陶氏钱庄鼓吹的纸币,乃是你提出来的?”
程宗扬心里升起荒谬的感觉:无论高俅、云秀峰、蔺采泉还是贾师宪,都活像成精的老狐狸,似乎有满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