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洪灾(2 / 4)
意的生命和王者的意志得到了延续。
昌意寿命一百四十九年,颛顼和帝喾在其寿命年数上加了一年,凑足一百五十年,成了其后子孙在位之年数。
若是曾经,先王的圣旨,之后的继承者完全可以推翻。只因为先王未死,后者不可能上位。而先王已经死了,后来者掌握大权,也可以将其法令更改。
但这次不同,不说帝喾如何,颛顼却是依然活着,而且活的很好。纵然他还不过太乙金仙境界,但无人敢小看他,因为曾小看过他的巫族就是前车之鉴。只要他没死,这条圣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杨帆海也知道颛顼的想法,就如同昌意所言,一个为王者不能有无限的岁月,只能让他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他才会真正的做事情。
一百五十年,虽然不长,但也不断,若在位者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若那些方针是对的,还能让继承者继续执行。
而若继承者没能力,一百五十年也无法对华夏大势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当时间够了之后,便自己退位即可。
在其位谋其政……杨帆海也是心中暗叹,在帝王之事的思考上,颛顼远比自己想的透彻。当年离开时的诀别之语虽然更多的是气话,但也是事实。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教导乾荒,甚至可以说,是他在教自己才对。
颛顼、帝喾都是能力了得,不过继位的挚却是要相当平庸了。
不知道是黄帝的意思,还是颛顼的意思,帝喾之后的王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修炼,只是学了一些强身健体之功法。可以令寿元增长不少,但绝对还说不上是修行者。
帝喾有四个儿子,挚、后稷、契、放勋,继位的挚是老大。其接任帝王之位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雄才伟略,反而对兄弟颇为忌惮。
他没有如父祖辈一般,给自己所有兄弟封地,而是将后稷和契安置在了郑城。虽然钱粮之物供给甚足,但没有他的命令,两个兄弟甚至都不得出郑城一步。
这有同室操戈之意,只是对天下大事并没有影响。颛顼和帝喾都没有插手,杨帆海自然更不会,只是在暗中看着,看天下之走势。
挚忌惮两个弟弟,却唯独对最小的弟弟放勋很是不错,将其封在了兖州和青州一带,赐封为唐王。
在位一百五十年后,挚暮暮老矣,传位于弟弟放勋。放勋因为天赋不错,修炼了一些功法颇有成效。虽然说不上是何等厉害的修行者,但继位之时的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