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剪不断,理还乱(3 / 4)
着你来上班,哪里用的着谈雪姐的关系?”
谢言犹豫了下,似乎想说什么又不好开口,温谅道:“怎么,有什么说什么,不用对我客气。”
“是,”谢言鼓起勇气,道:“我们有位教授研究了一下青河豆浆的案例,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过,我觉得很有道理,青河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只是一个局限在江东省的地方企业,但是从管理层的战略角度出发,也许五年十年后,它将成为国内餐饮业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哦,”要是一个深入了解青河的人有这样的眼光倒没什么,单单人在局外,靠表面披露的数据就能看的这么清楚,此人很不简单,温谅饶有兴致的道:“是哪个教授?”
“韩潮平,韩老师!”
原来是他,记得前年温怀明破了顺义粮案,配合宣传部门进行舆论宣传的时候,曾在电视上和几位专家坐而论道,谈及国企改革面对的困局和解决办法,曾获得过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公开赞誉,给温怀明的功劳簿上横加了一笔颜色。
“他不是博士生导师吗,怎么还带本科的课?”
“原来你认得他的?”谢言略感诧异,不过一想温谅那无所不能的神奇之处,倒也觉得理所当然,眼中微微露出敬仰之色,道:“韩老师是唯一一个还在坚持带本科生的博导,每周都会上一节大课,主讲《西方经济学》,深入浅出,特别的生动,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几乎座无虚席,我们都很尊敬他。”
在当下一切向前看的时代,但凡有点小名气的教授们都挖空心思的搞科研项目赚大钱,要么就是在外面开公司做兼职,一个个忙的要死,自己带的研究生都没时间指导,谁还有空管本科生的死活?
所以众人皆醉,唯有独醒的人,才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
“听我老爸说过,韩潮平理论水平很高,能在本科这个阶段就听他的课,对你应该受益匪浅。”温谅笑道:“话说回来,你要是这么崇拜他,不如现在开始准备,到时候考他的研究生……”
谢言先是有憧憬之色,然后缓缓摇了摇头,道:“不了,我已经想好了,等大四毕业就找工作!”
温谅暗暗叹了口气,谢言懂事是好事,想毕业就工作也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可越是如此越是可能会错过人生许多次转瞬即逝的机遇,而一旦错过了,就会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也许好,也许坏,但好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多年以后想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