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 51 章(4 / 4)
地势高,比其他地方好多了。倒不怕淹,怕的是没粮吃。”
谁都知道一到这个时候粮价上涨,要是这么下雨,怕是要绝收。
快到晚饭时候了,瑾娘也没心思做饭了,交给蕙嫂,她跟着杨震海清点家里库存。
结果还算喜人,他们家水田少,每年收不了多少稻子,去了交税,其他就留着自家吃,其他麦子,糜子,黄豆,红豆,绿豆等杂粮也不少,有的是自家种的,有的是换来的,瑾娘想着自家吃饭要多样化,这个年代又没有超市那么方便,她就什么都留一些,省着想吃的时候没有。家里仓库地方大,先放着,要是今年的下来了,再把去年的卖了。就这么的,所有存粮算起来足够他们吃两年多。
杨老爹听了这个数目,心里也松了口气,不过还是让杨震海去县城看看还能不能买到粮。还叮嘱他将一部分粮食放到地窖里。
杨震海听了他爹的话,当天晚上就把大部分粮食运到地窖中,地窖里铺了好几层石灰,他又用木头铺了垫了底,地窖里倒也不潮,放粮的时候想了想,又挪了一部分到暗室中。
杨震海去了县城,粮食价格已经很高了,现在还没处去买。他寻思一下找到买牲口的地方,买了七只羊,一头驴。这个价格倒是正常没有那么高。
家里的伙食改为一天两顿了,反正现在也不出去,也不饿。日子一直到五月底,一共晴了五天,站在院坝上看着外面,汪洋的一片根本看不到路。村子里有些人家已经进水了。杨家几个兄弟房子地基都不低,并没怎样。前几天大暴雨老四家进水,老四进京赶考已经很长时间没信了,老四媳妇有点害怕就去了老二家,后来就搬去他们西厢房住了。老三家地势高些,不过房子有些漏水,当初要不是为了省钱,房子也不能这么快就漏水。不过老三一家没动地方,只是稍微补了补。杨震海几乎隔一天就去看看,几家还算好。
陈家庄比杨家庄地势底,房子都被淹了,陈家也没法住了,原本瑾娘还想让他们住过来。陈老爹想着杨家还有几个弟弟呢,万一水大了他们怕是也要去大哥家的。倒是蔓娘接了陈老爹一家去了雁城,她在雁城给陈老爹一家买了一处三合院,地方不大足够安顿一家人了。雁城的房子不便宜,瑾娘也拿出一些银钱给娘家安家。陈家现在有点家底,家什粮食都是自带的,暂时落了脚,两个哥哥还可以在雁城找些事做,成海更是进入雁城的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