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18 / 19)
苍生为念,克己修身,则我中昭国运昌隆,苍生幸甚!”
事出突然,满堂皆惊。惊讶过后,百官纷纷伏身下拜,山呼万岁。宝座之上,少年神情复杂,似是喜,又似悲,更仿似有几分失落,目光闪烁不定。
***
退朝之后,大殿之上,人皆散尽,连宫人也远远站于殿外,只剩丹陛之上的姬循和立于阶下的昌平。
地上金砖反射了大片阳光,从大殿的高大斗门之外争先恐后地涌入。少年望着她华美而挺直的背影,渐渐融入那一片金光之中,仿佛这一去就会消失在这金光织出的泡影之中,一只手紧紧捏紧。在她要跨出门槛的时候,突然大叫一声:“姑母!”
昌平顿了下,慢慢回头,看见少年不知何时竟已滚下台阶,远远跪在了自己身后。
“姑母,你真的不要循儿了吗?循儿希望做错了事的时候,有姑母责骂我。循儿希望每次回头,都能看到姑母就就这样坐在我身后的那张珠帘之后。只要姑母愿意,循儿甚至可以不当皇帝,让姑母代替我。循儿不喜欢步效远,从当年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循儿就不喜欢!姑母为什么一定要和他一起?循儿和这天下,一直就都是姑母你的,你不能因为他而这样抛下循儿和这天下!”
少年跪在了她的身后,头却仍高高地昂起。
“循儿,你一直都是我最看重的侄儿。中昭有你,姑母放心了。”
昌平望着少年的如墨玉般的眼睛,微微笑道,转身跨出了大殿高高的包金铜槛。
***
一个月后,长公主府中挂出白幡,驸马因暴病不治身亡。消息传出,满朝皆惊。皇帝下令举国哀丧,三军缟素,以悼这曾为中昭立下赫赫战功的前天下兵马大将军。百姓惊闻噩耗,哀叹天妒英才,竟叫中昭这般失去了一位本足以顶天立地的大将。渐渐地,关于步效远,这个本出身屠巷的平民将军和他与这个帝国里最美丽高贵的昌平公主的故事,终于变成了一个传奇,直到许多年后,仍被人不时提起。
***
四月,丧夫的长公主辞别帝都,带着女儿,在步效远的义兄顾选和一队侍卫的随同下,护送驸马的骨灰到安州回归故土。
安州据说山青水秀,只是那里的山,一道岗又一道岗,水绕一圈又一圈,步家的祖先这才拖家带口到了京城谋业扎根。
寂寥的一队人马出了南城,在朝阳中沿着桑榆古道迤逦向前,身后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