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部分(6 / 7)
但若他死在本地,有死尸和仆人为凭证,指认他因刑伤而亡,事情就不一样了。"
哥哥接着李伯的话说:"那年诗会,审言夺冠,他的诗名在京城家喻户晓。人都说他才貌夺人,是京城第一才子。那时到他家提亲的人,日以十记。据说审言甚是挑剔,容德俱佳之上,还要能与他诗词唱和......如果人们知道他曾被我府那样地摧残,万一他再含辱而亡,想一想民愤所指......"他叹息了一声。
我心中惨淡,难怪他不和我说话,我一样儿也沾不上......暗叹!又看着杏花说:"原来的小姐,想怎么处置谢公子呢?"
大家一片寂静。杏花低着头,半天才说:"小姐对他说,他不求饶,就是他死了,也会被毁尸灭迹,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死后也无法超升......"
举止一向沉稳的爹突然站了起来,背手走到了窗前,站在阴影里,不看大家了。
我赶快转移话题,问道:"今日,那贾功唯明显对谢公子格外憎恶,他们以前有仇吗?"
哥哥垂着头,勉强答道:"那贾功唯也作诗赋词,颇有名气,人们常把他与审言相较,但众多文评中都说他远次于审言。每每诗会之时,他的所作又总不及审言。他的相貌不如审言,他过去总说审言是以面容得了诗名,与娼妓何异......他的父亲和审言之父在朝中,好像也不和睦......"
大家都看着爹的背影,爹也不回头,慢慢地说:"谢御史常言贾成章是借裙带之助才得立朝班,说他才能平庸,只知搬弄是非。谢御史过去还说太后越位擅权,该效古法,令后宫不得谈及朝政。两个人在朝堂上形如水火。"
我又感慨,这简直是糊涂仗啊,人和人就怎么偏要打成一团。杏花突然说:"那日,我和小姐去官奴卖场买谢公子,贾府的人迟了一步。小姐刚提了谢公子,他们就到了。那家人还想出几倍之价从我们手中买谢公子。"
李伯也说道:"当时几乎交手,有个家人认出了我,说是太傅的人,他们才作罢走的。"
哥哥说:"审言若落到贾府,必是难逃羞辱磨难。"他突然恍然道:"那么贾府一直知道审言在我府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