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调料作物增产的新思路(3 / 4)
瓶颈。地方虽然还有不少,但在承包合同中,对于海岛的开发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主要原则就是不能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树林植被等。当初由建筑设计所绘制的海岛建设开发设计方案详图和施工图已被海洋与渔业局批准,做为合同附件。
也就是说,他虽然身为云沙岛岛主,但权利是受到限制的,并不能随心而为。要想继续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恐怕只能另想办法了。
关于这方面,其实以前就曾经考虑过。
到粼江城郊区租一块农用地,虽然可以很简单地解决问题,但这样生产基地过于分散,以目前的状况不方便管理。而且对保密工作也不利。还是暂时搁置。
另外还有一条路子。那就是在云沙岛的东南方向五、六百米外,其实还有另外两个小岛,与云沙岛呈三角形分布。从云沙岛南边的角度望过去,一个形似鸡冠,另一个形似卧牛,所以岛上的人姑且就这么以形代名了。
上个月的一天下午,他与来顺儿划着小舢板登上两座小岛,进行了实地考察。
两座岛屿的面积都很小,大约也就五十至七十来亩的样子。地势崎岖,岩礁耸立,但绿色植被的覆盖比例还可以,土质倒也不差。因势利导,开辟几块坡地应该不成问题。
两座岛屿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淡水资源,唯一能利用的只有几个天然形成的雨水石坑。
不过话说回来,凡事都有利有弊。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两座岛基本上没有什么开发价值,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愿意花钱买下它们的使用权,属于长期闲置的资源。
那么己方稍加利用一下,估计也没人会管。
等明年开春,上岛开几块坡地,种植大葱、生姜等调料作物,用以满足口福多的扩张需求。
平时靠降雨浇灌,然后将空间冰水加入到那几个雨水石坑中稀释储备,定期对作物进行特别滋养。
江逸晨将事情前前后后琢磨了一通儿,觉得这个计划基本可行,回头儿跟来顺儿他们再商量一下细节就可以了。
另外,随着产业的发展,现在岛上的劳动力愈发显得紧张,看来还得增加人手。
外面的人有些信不过,还是让来顺儿、喜子再去物色个老乡吧,只要人踏实肯干、老实可靠就成。今年春节放他们回家过年,顺便就把这件事儿给办了。
理清了思路,江逸晨暂且将事情放下。抬头再看看墙上的石英钟,随后出门重新走进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