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2 / 6)
越多越好,可是抬举庶女她能理解,庶子……刘氏请先生坐馆是把所有的庶子跟嫡子放在一起教的,二哥吴承安因为学的好,还被送到了扬州最好的青山书院。
“你只知道你二哥哥的未来岳家是七品县令,你知不知道郑县令在士林颇有才名,尤擅书画,你二哥哥书读的好,为人却迂,在官场未必能混好,况且咱们家不缺官场人脉,在士林里有了这一大助力,未来会青史留名也说不定。”
这又是刘氏结网中重要的一环了,“那三姐姐呢?”三姑娘性子太软了,依她看像是红楼里迎春的性子,未来在婆家必是不好过的。
“太太正在遣人寻访呢,江南多才子,听太太的意思似乎是想给你三姐找个清寒才子,你三姐性子软,可是吴家不软,清寒才子就是考了状元也得从七品官往上熬,想要有个好前程必然要靠咱们吴家,自然会把你三姐供起来。”
“吴家日后也会多一个铁杆的助力,姨娘,太太娘家是做什么的?我瞧她这布置,竟然是替爹爹铺了一条通天路。”三十二岁就是四品的扬州知府,也算是平步青云了,可是瞧太太的意思,竟然像是要暗暗帮吴宪再往上爬更高……有了首辅亲家就有了朝中助力;有了盐商亲家就有了金援;有了士林名家亲家就有了士林的支持;有了清寒出身的女婿就等于联系了清贵……吴柔再数数太太手里剩下的牌,出好了各个都有用啊,古代重姻亲、故旧,虽然家家都在结网,但是像太太这样肯依着庶子庶女们的性格,特长,不怕他们日后爬到嫡子女头上的许婚,有这样的胸襟跟气迫的不多啊。
“你从没听太太说起过吧?”
“没有。”刘氏从来不提自己家如何,只是听说是世宦人家出身。
“二十年前,刘家是刘半朝。”
“什么?”吴柔穿越前爱看小说,当然看过著名的清穿小说了,她只听说过佟半朝,也知道佟半朝下场不怎么好,难道刘氏娘家已经倒了?
“当今天子八岁登基,太太的父亲刘大人是顾命大臣之首,到了二十年前,也就是今上十六岁亲政时,刘家已经是刘半朝了,可是刘大人急流涌退,三次上表告老,携家眷回了山东老家,闭门谢客门生故旧一概不见,就算是有亲戚上门,一谈朝政立刻将人请走,并且明言刘家子孙自他以下三代不得为官,至今皇上提起刘大人,都是感怀他教导抚孤之恩,赐了八百顷的良田给刘家做祭田,三节两寿必有加恩,古来顾命之臣显有好下场,这刘大人硬是全身而退,何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