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3 / 5)
当地公安一听,自己调查的目标很可能是身高一米七以下的,这才恍然大悟了怎么他们抓的可疑人员都不对。而从这条线索分析,那个留在现场的烟头也很可能是案犯故意留下混淆视线用的。
公安们很兴奋,这毫无头脑的疑案这么快就有了新突破,真是令人激动,首都来的同志,水平确实不一般啊!
于是,接下来几天,大家发动了群众,开始按照新的线索重新筛选可疑人员。
这次,有个男人迅速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这是当地一户人家里的三儿子。前年从部队复原后就回了家,其后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但半个月前开了家小饭馆,生意还不错。
这个人进入观察视野,是因为多种原因。首先,他在部队据说是干了三年的警犬训练员。再加上其身高刚好一米七,而据邻居反应说,常常见他深夜出门,清早回家。最关键的是,他最近一个礼拜,开始在饭馆里隔三差五的卖出些全国粮票。虽然都不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很难不让人多想。
很快,这位名叫“舒殷”的年轻人就被带到了公安局。这人倒不紧张,微微笑着坐了下来。镇上的公安张小波同志开始询问:“听说你在出售全国粮票,能说一下是哪儿来的吗?”舒殷很痛快的承认:“是的,我最近卖了些粮票,这是我以前部队里的战友前不久来看我时,发现我日子过的比较紧张,所以他回去后,就找了其他的几个战友凑了凑,给我邮寄了六百斤粮票过来。”张小波愣了下,又问:“能说下你战友叫什么在哪儿工作吗?”舒殷摇摇头说:“人家为了我才特意邮过来的,我现在把他说出来,回头你们再去他单位一查,那不是给他添麻烦吗,这白眼狼我是不会干的。”
屋子里的公安被他说的有点无语,二大爷开口问道:“那你能不能给我们看下,邮寄过来时的信封或者汇款单?”舒殷愣了下,说:“我没想着还有用,都给扔掉了。”张小波听了觉得不对,接着问:“你能回忆下一个月前,十一月七号晚上,你都做了些什么吗?”
舒殷想了一段时间,说:“我想不起来了,可能在家睡觉吧。”“有人能证明吗?”张小波问。
舒殷停了会,说:“不好说,我一个人住单间,而且还对外开了个小门,进出都很方便……”他挠了挠头笑着说:“这越说越觉着自己可疑了,唉,我见你们找我,就知道是那些粮票闹的。”
二大爷看着舒殷全程都很放松,心里觉着这人要么说的是实话,要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