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3 / 4)
姜夫人微微笑道:“筠儿,春丫头,给你们二舅母问好。”
姜筠和逢春随即上前,各自按礼节问好,姜箬也上前行了礼,一行人继续往里行去,姚老夫人已在屋中的正厅等着,姜夫人见了母亲,就去扶她的手臂,问了好之后,又叫姜筠和逢春磕头拜见,姚老夫人年岁已大,头发已经花白,但脑子清楚,眼睛也好使,先拉着姜筠好一番细瞧:“这般看着,多俊多好的少年郎啊,和姑爷年轻的时候像极了,那些年,为着你的病,你母亲愁的跟什么似的……”
姜夫人在旁边笑道:“都过去了,娘就别提了,筠儿现在很懂事,还没开始读书呢,就先想着刻苦了,昨儿还问我要了根戒尺,要督促自己用。”
姚老夫人一脸自豪道:“筠儿的哥哥们,哪个都是读书的料,咱们筠儿也差不了……”又拉着姜筠问了好一番话,才轮到逢春,逢春垂着两扇长睫毛,任由姚老夫人摸手外加打量,然后又听姚老夫人絮叨,“是个齐整的孩子,老婆子与你祖母是旧识,上了年纪后,都不怎么出门走动了,说来,你娘家大伯母,与筠儿的大舅母,还是表姐妹呢……”
逢春被拉着絮话一番后,才能好生坐着,姚老夫人看罢姜筠小夫妻俩,搂着姜箬小丫头和姜夫人说话:“知道你今天回来,你爹中午会腾空儿家一趟,也看看筠儿和他媳妇。”
因是独女,姜夫人也是老父抱大疼大的,老父日渐年迈,她最忧心老父的身体:“爹年纪也大了,到明年就六十了,也该致仕歇歇了。”商朝的官员六十岁便可致仕,当然,若是能得皇帝青眼看重,再在官场奋斗几年也是可能的。
姚老夫人叹道:“操劳了大半辈子,是该歇歇了,他不退下来,你大哥也不好调回京,你爹年底会递辞呈,若是不出意外,你大哥明年就能回京了。”
母女俩从姚老太爷即将辞职,聊到姚大老爷回京,再聊到姜大老爷的次媳快要临盆这才没出来见客,接着又聊府中孩子们的读书情况,还穿插着一些别的事,反正,还没把各路亲戚捋完一圈,姚老太爷、以及在京读书的各个孙辈,也陆续回来见姜夫人。
离开姚府时,已是日薄西山,逢春推辞不过,也吃了几盏酒,姜筠亦然,小夫妻俩均红扑扑着脸,钻进回家的马车里,姜筠喷的是酒气,逢春吐的是酒味,俩人互相笑话了几句,然后挨坐在一块说话,逢春捧着红腮道:“我原以为,你舅家人会不喜欢我,害我提心吊胆了一天,谁知……”一家子女眷都挺和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