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章 锦绣药铺(2 / 3)
离去了。
锦绣虽然觉得这两个孩子确实可怜,但也不会真的大发善心到把他们买回来做祖宗。把二狗子更名为半斤,另一个则叫八两。让他们去柜台前认识药物去了。
张大娘这时候走了过来,笑道:“妹子,这两个孩子,一个老实憨厚,一个看起来机伶聪明,老实的人做起事来让人放心。机伶的下人可以让主人省去不少心,妹子眼光可真好。”
锦绣很想说:其实我也不过是乱选的,哪有那么多讲究。不过如今她可是正儿八经的坐堂大夫了,得注意形像,于是清清喉咙道:“半斤老实,做事情想必是一板一眼的,以后就让他专门整理药铺,及帮忙熬药。而八两嘛,就让他负责抓药和招呼病人吧。”
这天,又正逢锦玉学堂放假,这小子书也不读了,帮着八两一道把买回来的药材分门别类,半斤拿剪子裁出小纸条,而锦玉则用笔写上药品名。锦绣则在一旁对他们讲解这些药材的功用和禁忌。忙活了大半日,药铺总算像了个样,紧接着,便是挂招牌了。
找人做个招牌,用烫金柳体写了四个大字,写上“锦绣药铺”,一切准备妥当后,才开始选个好日子准备开张。
锦绣在金陵城也没认识多少人,父亲那边的亲戚纯当死绝了,母亲是张家村的人,倒也有往来,但都在城外,这天气炎热,这时候进城一来一回的也着实辛苦,索性不去请了,不过是街访邻居们送了些礼物。
锦绣也算是有收获的,开张这天,一共接待了五位病人,都是街坊附近的掌柜或伙计们,都只是些小毛病而已,有些连药都不必开的,总共收了267个钱,除去店铺成本及药钱,大概有50文的收入。正常算起来,也有百分之十的收益,利润实在太低了,但没法子,她是女流之辈,名号也没有打出去,有人能顶着稀奇来找她看病,也是不错了。
锦玉倒也有点商业头脑,说:“姐姐,那韩国公世子的病,连妙手刘和太医都治不好,偏让你给治好了,若是宣扬出去,何愁没有病人登门?”
锦绣轻笑,“我也想过借用此人的名头,不过这姓沈的不是个东西。我可不敢与他沾上一丁点关系。”
“那,那个镇定侯的二公子呢?我看此人倒算正直,若是由他带着替你宣传……”
锦绣一脸严肃,说:“非亲非故的,干嘛要去劳烦人家?再来男女有别,我抛头露面开堂坐诊,本已是惊世骇俗,如何还能与这些权贵子弟打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