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古敏(三)(13 / 15)
不平凡,七岁遇仙,得仙人抚顶灌灵,为其洗髓伐骨。
未及弱冠,已然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无一不精,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随手拈来,甚至精通农田水利,晓得经商兵略,活脱脱是个会走的妖孽,光环无限大!
东庆末年,一人舌战北疆使者,立夺三城且气死了那个使者,一战扬名。
成名之后的渊镜先生没有接受各方势力招揽,反而回到了祖籍琅琊郡,开了一个私学。
当时的琅琊郡私学盛行,渊镜先生靠着自身名望慢慢吸引生源,打出了自己的口碑。
潜心教导十数年,门下三位弟子向后成为五国乱世鼎鼎有名的谋士。
除了这些,待在他私学求学的学生也有出息,先后出仕五十六人,有名者二十三人。
五国乱世与其说是各家诸侯大乱斗,倒不如说是渊镜先生门下学生的修罗场。
几乎每个诸侯帐下都有他们的身影,各自占据着不同的分量。
五国乱世,渊镜先生倒是没出仕,但他的教学方法相当先进,姜朝建国之后还被宸帝授予“天下师”的无上荣耀。当然,对于这份荣耀,史书记载渊镜先生是婉拒了的。
平心而论,如果古敏是渊镜,她也会拒绝的。
为嘛?
渊镜先生一生教导学生无数,出仕的学生大半都折在宸帝手中。
虽说乱世残酷,但以一个老师的角度来看,着实扎心了。
渊镜先生最疼爱的三个学生,程靖、吕徵、韩彧先后因为宸帝而死。
程靖自戕牢狱、吕徵跳城而亡、韩彧吞金自尽。
不是宸帝亲自动的手,但却是她推动的。
哪怕渊镜先生没有因此记恨,肯定还是意难平的。
这点从渊镜给自己写的墓志铭就能看得出来。
意难平归意难平,该做的贡献还是不少。
姜朝最初的教育基础都是这位老先生折腾出来的,后世学生又爱又恨啊!
高考那年,学生之间兴起一阵“挖坟热”,考生组团去挖渊镜先生的坟墓。
当然,这只是口头说说,没人真敢这么做,考生们拜渊镜不挂科都来不及呢。
这会儿,看到活生生的渊镜先生,古敏都忍不住想腿软拜一拜这位大神。
青年发现古敏表情一言难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