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203(2 / 4)
…”
“有备无患,不防人,也能割点彩带,绳子什么的。”
话是圆过去了,但王继周也跟着戒备起来,他甚至揣上了那把从没用过的枪。枪很小巧,揣在秋装呢子风衣里一点都看不出来。
王曼乐了,父亲想哪去了。别的她不清楚,元宝只是随口一提,那肯定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想揣就揣着好了,反正又不会拿出来扰民。
披着晨露父女俩来到商场下的王记饼铺,今天是周末,吃早餐的人并不是很多,尽管如此铺子外面还是排起了长队。
排队者大多数是老年人,穿着晨练的运动服,站在队伍中伸伸胳膊踢踢腿,顺便交流下最新的八卦。
父女俩对每个人点头致意,王曼对这些人不熟,但王继周却能准确叫出每一位熟客的称呼。王曼默默听着跟着记下,这是父亲做生意的认真之处,他会仔细处理每一处细节。
进店后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店中央空地上摆着一米多高的箱子,王曼把酱料拆开,按照早已计划好的,一瓶瓶酱料摆好,堆砌出“王记饼铺”的字样。
还好她先前准备工作做得足,酱料已经到位,各种固定工具也全都在。带上手套一瓶瓶摆上去,伴随着字样成型的,还有越来越多的围观群众。
“这字摆得真好看,里面那是啥?”有人好奇地问道。
也有聪明的看出来:“那是店里的辣椒酱,应该还有蘑菇酱,以前只能零散着打,现在有了成瓶的可方便多了。”
瓶装辣椒酱便宜又干净,但有个最大的劣势:价格太高。本来只摆在柜台上,应该不会有多少人问津。
但王曼别出蹊径,把辣椒酱摆成花,一下子吸引大众目光。趁机她也说出价格,只比以前零卖时贵一点点。
“就是多个瓶子的成本费。”
再多她也不好意思加,因为二婶太会做买卖了,以前散装辣椒酱,她就把价钱订得很高,算下来很有赚头。
一开始注册商标,她还为定价发愁,后来算算她直接没了后顾之忧。
“买这么多瓶子有啥用。”
少数人抱有这样的异议,但多数人却不在乎。九十年代这会物资还不算丰富,吃完的罐头,剩余玻璃瓶用来装油盐酱醋那是家常便饭。
好多农村家庭,甚至会稀罕这些瓶子。她选得玻璃瓶很美观,大小也适中。就这会不少人已经研究出用法,比如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