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螳螂捕蝉(二)(3 / 4)
过大量投入与实验,先是锗晶体管,然后是硅晶体管,先后出现。
人民党的科技在这个阶段充分体现出“陈克模式”,经常连理论准备都没有,就在领导意志的指导下向着某个“未知的方向”一路狂奔。中国科学界“尖端领域”的流行笑话是“有困难克服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陈克无疑就是那个“创造困难”的罪魁祸首。
这两个突破的真正意义还没有被中国科学界完全领悟,陈克心里面就已经乐开了花。作为技术突破为先的模式有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积累基本没有,一旦想展开,立刻就感到基础不足的问题。可现在是大萧条,谁手持黄金,谁就无往而不利。技术突破在中国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与不解,这些对中国科研队伍来说的问题与不解,在外国可未必是问题与不解。
大萧条期间,这世界上的科技极少有不能用黄金来买卖的,也极少有人是能够面对尊敬、丰厚报偿,以及条件优越的实验室环境以及未来有可能的科研成果而不动心的。人民党金库大门此时罕见的敞开,手持黄金的人员根据十几年来搜集的情报四处在欧洲与美国拜访。
电子工业就是未来的印钞机,财政部也没敢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人民党对外贸易的主导产品中,大多都是在陈克亲自带队或者“亲自关怀”下问世。更何况这轮技术大抄底目的是明确的,每一项技术每一名著名科学家都有报备,财政部审计人员只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却不能认为这是某些人吃饱了撑的在发癔症。
有这样的大好消息,荷兰人自取灭亡的行动并没有给陈克带来任何不高兴。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关键时段中,荷兰人的迟疑给自己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让外交部就荷兰人不正当手段发出最严正的抗议。”陈克只是给了这么一个回答。
李润石作为12人之一,当然知道中国未来的大战略。他只是比较好奇陈克到底为什么这么高兴。陈克不提技术进步的事情,对李润石的问题,陈克答道:“荷兰人与英国人就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在那里建医院。”说完,陈克批了一个条子,让李润石自己去研究机密文件。
这些文件内容比较简单,中国退役军人出身的医生在荷属东印度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实践”。他们利用种植园为掩护,早就在荷属东印度进行了很多次的徒步行进。这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工作,荷属东印度群岛上有很多土人,其中也不乏食人族猎头族。这倒不是这些土人有什么道德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