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最期(一)(2 / 4)
成氨肥料的供应短缺,是给这个产业增加影响力的最佳方法。虽然陆军部很厌恶财阀与商人,但是他们这做法与垄断集团的恶德商人没有任何区别。
通过画地为牢的方法割据一方,然后用手中拥有的东西来要挟别人。农业国的封建制度因为生产力不够发达,交易范围不够大,所以还有那么一丁点“温情脉脉”的话。工业国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将封建制度最残暴的一面给表现出来。
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人民请去受苦吧!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不肯依附这个集团的人请去死吧!为了能够爬到分封权力的最顶峰,任何手段都不是问题。
北一辉对这样的军部已经绝望了。
与军部相比,现任日本首相高桥是清在日本算是个真正的“走资派”。资本主义固然比封建制度要先进,却也没有先进到哪里去。更不用说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距离真正的资本主义制度差了好远。
北一辉好歹也是东京地方上的议员,他手下的公社借着最初化肥的影响力扩大了不少土地。集约化的经营使得公社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比日本其他的小规模的经营者更有力量。加上北一辉开办的连锁产业也有产供销一条龙的规模效应,于是北一辉就成了诸多势力的攻击对象。种地的指责北一辉仗势欺人,做买卖的抨击北一辉廉价销售,欺行霸市。连帮会成员都在反对北一辉,因为北一辉支持高桥是清强化治安,打击黑帮的行动。
至于北一辉在日本发动的“五成税”的政治努力,最后在政府的强制打压下落得无疾而终。政府是绝对不可能减少人民的赋税。他们永远只会感觉税收的不够多。
总之,北一辉作为众多反对者反对的焦点。集结了种种恶德与缺点,随着不同人的需要,北一辉的形象被塑造成“社会主义者”“丧尽天良的大商人”“黑帮份子”“反黑帮份子”“权贵”“反政府暴徒”……
北一辉倒不是很在意这些批评乃至谩骂,面对的局面只是让北一辉更加坚定了革命的态度。没有一场彻底的摧毁,就绝对不可能有新的日本。
所以高桥是清询问北一辉中国方面同意了出售旧机床的消息时,北一辉尽管知道人民党一定在其中有阴谋,却根本没有提及这方面的事情。他只是很认真的问道:“高桥阁下有什么顾虑么?”
高桥是清的确有顾虑,他曾经希望能够模仿中国的“科技树计划”,但是日本的现状让高桥是清认识到这法子没办法在日本推行。所以高桥是清想推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