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青萍之末(十)(5 / 6)
联正在“补课”呢。
从叶若夫的下场也能看出来这个趋势。叶若夫因无条件效忠斯大林而闻名,这从他1935年撰写的一片演讲稿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那篇被认为“是大清洗的导火索”中,他阐述了将异己的思想划归为“极其危险的暴力恐怖主义”的观点。
斯大林同志要的是清洗掉那些他认为不合格的官员与党员,人民党讨论的结果认为这有点武则天的意思了。叶若夫同志则是类似周兴来俊臣的角色。
而叶若夫同志很明显没有读过中国的历史,他根本不懂自己的定位。如日中天的叶若夫终于在1937年10月27日达到了他的高峰。当日在bolshoi大剧院,为了庆祝NKVD(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他的肖像画和斯大林的巨幅肖像并行排列挂在无数红色帷幕之上,被无数鲜花包围着,主持人米高扬身着黑色高加索衬衫,高度赞扬了“叶若夫同志不知疲倦的工作”:“我们应该学习叶若夫同志不断向斯大林同志看齐的精神,所有的苏联公民都应成为秘密警察的代理。”发言后,叶若夫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热烈欢迎。“他站在那里,一名旁观者说道:‘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好像他不确定这是否是他应得的东西’”,当天的情况斯大林的助手也向斯大林本人进行了汇报。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齐会深只说了一句话,“这人死定了。”人民党政治局里面传出不屑或者嘲讽的笑声。这笑声当然不是针对齐会深,而是针对叶若夫。稍微读过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种作派意味着什么。不少人甚至觉得米高扬这厮够阴险,是个需要注意的对象。
即便是没有读过历史,只要多听听评书,关于月满则亏的故事实在是太多。这么嚣张的结果从来伴随着快速降临的死亡。
果然,1938年4月8日,当他又被任命为人民水运委员会主席时,叶若夫终于开始走下坡路。1938年6月22日,拉夫连季·贝利亚成为了他的助手并在短时间内取代了他;当斯大林在1938年8月10日抨击NKVD(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记录档案和工作方式后,在1938年8月15日,他被迫辞职,贝利亚旋即接替了他。1938年12月3日,叶若夫被解除了一切在苏共中央的职位,随后在1938年12月24日,他被逮捕并被关押在位于苏汉诺夫卡的监狱中。
中国历史上关于这种事情的记载实在是太多,人民党高层甚至懒得去评价这种事情。甚至连斯大林同志大家也不想再去评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