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乱战(一)(4 / 6)
的部门,陈克一直认为对于工业化社会,这种手段用处不大。特别是中国这种强大的工业国,只要自己不犯错,单凭势力就能解决敌人。间谍无人权,被抓到之后立刻处死是常态。但是对于收集各种经济情报以及文化以及社会动向的人员,可以说是间谍,却不能归于间谍的行列。例如中国收集各种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公开的经济数据,也自己收集调查一部分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经济数据,这种情报人员即便被抓,也不能被判间谍罪。顶多是驱逐出境的待遇。
只要不牵扯生命危险,就能够相信同志们的忠诚。更何况中国可以正大光明的向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索要这些人员。营救手段以及营救渠道可以说是非常多。阳谋永远都胜过阴谋。
所以中国情报机构编写文章是吃饭的能耐之一,三流乃至四流小报对这些文章有很大需求。见到此类文章大卖,美国本土的报刊杂志也随之跟进。各种以“中美开战是英国阴谋”“德美开战是英国阴谋”的观点很快就在美国流行起来。
共和党有了来自民间的“民意”,对与罗斯福的质疑态度更加激烈。罗斯福这种白毛老狐狸自然知道进退,他明白短期内以小摩擦把美国拖入战争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英国方面当然注意到了这种事情,罗斯福在官面上不说,其实已经多次与英国有过私下的沟通。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多次表示,如果英国与德国发生战争,美国不会倾向德国。当然,英国方面也注意到,美国始终没有吐口一件事,那就是美国不加入德国与意大利结成的轴心国同盟。中国不在美国搞秘密间谍工作,不等于英国不在美国搞秘密间谍工作。
英国情报机构得到了一个比较可靠的情报,美国制订了多种吞并加拿大的军事计划。在历史上美国曾经进攻过加拿大,结果被英国给逆推,甚至顺道烧了美国的总统办公地。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美国如果与德国联手,英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即便是美国不与德国联手,而是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单独对英国下手。英国同时对抗美国与中国的进攻,也超出了英国的承受能力。对这种情况,英国只能干着急。为了能够威慑美国,英国只能采取一个老大才能实施的办法,为了挽回已经丢失的脸面,老大必须亲自上阵,用实力来证明老大有着足够震慑场子的威力。
1939年6月,在印度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指挥着一支“八八”舰队,也就是八艘战列舰,八艘重型巡洋舰组成的大编队,开始对中国控制的克拉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