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乱战(十五)(3 / 5)
绝大多数人,陈克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真正的傲慢。因为陈克总是选择了最高效的途径。而那些弱者假如亲眼看到双方之间仿佛天差地别的距离,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立刻让自己活在当下,不会立刻选择面对事实并且,及时调整自己。他们只会认为陈克所有避免冲突的尝试都是一种惺惺作态。
中国的确不能把对付日本的实力展现出来,这么做等于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是精明能干的日本人,本身就不会闹到双方兵戎相见的地步。如果日本的领导者是糊涂蛋,他们又绝对不知道双方真正的差距。在和平努力最终失败之后,中国就只能与日本发生战争。
面对接下来战争本身的不对称,哪怕陈克是真心在避免战争,也会让日本觉得中国是故意挑起战争。同样,陈克努力不希望发生军事冲突的努力就会被看成是惺惺作态。
这事情很可笑,可这事情又非常真实。
“望山兄,你觉得我对日本很苛刻么?”陈克问道。
尚远摇摇头,只有真正的强者才会真心认为陈克是个宽容大度的人。当然,强者的眼中都不揉沙子。强者与弱者之间对宽容的定义标准可是完全不同的。日本如果不自作聪明,哪怕日本提出的要求看着再邪乎,强者们都能容得下。如果日本敢玩弄小聪明,认为可以欺骗中国,中国的强者会让日本知道什么叫自己挖坑自己埋。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尚远慢慢的答道。说这话的时候,尚远想起陈克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条毒蛇,也能用来看守财宝。在这方面,陈克是始终如一的态度。
尚远的回答让陈克笑了,“希望日本旧上层有望山兄的胸襟才好。”
裕仁当然不知道陈克到底对日本准备了什么,这几个月在中国的“出访”,裕仁不仅见识了中国精华地区,以及强大的工业体系。他还见识了很多令他感到难以想象的地区。
即便是现在失去了权力,裕仁依旧没有放弃夺还权力的打算。他已经过了那种彻底绝望的阶段,既然北一辉到了中国参加了中国革命,从中国革命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么裕仁没有理由到中国一无所获。他也申请了去听听中国的政治课。在裕仁到欧洲访问的时候,也曾经与英国国王交谈,向这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学习了立宪政治的道理。
中国的政治课让裕仁眼界大开,裕仁也是经历过很多艰难险阻,与权臣们斗争了很久,并且差点获得最终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