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战(十八)(5 / 5)
可问题总是能够得到解决。从家里面回来的信中,劳工们得知在中国银行进行的汇款,全额到了家里面。这下,劳工们一颗心彻底落回了肚子里面。远比日本优越的劳动条件,以及全额得到了报酬。由于中国人支付的是人民币,在日元贬值的现在,有这些硬通货在手中,比拿日元报酬可是好上很多很多。
在中国干了一年,眼瞅着工程结束,日本劳工们忍不住派代表询问,有没有类似的工程,如果有的话,他们不介意再干一年。
战争总是能够让一个国家进入充分就业状态,哪怕是有八亿人口的中国,完成了南下战略第一步之后,整个国家的完全进入充分就业状态之中。十万经过考验的劳动工人可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团队。
最后双方签署了另外一个协议,两万多认为富贵险中求的日本劳工,为了更高的工资,坐船去了锡兰,在锡兰参与了中国修建港口以及锡兰本地铁路网的工程。另外一部分愿意细水长流的日本劳工,则到了婆罗洲等地,参与当地的土木建设。
这十万人带动了日本国内赴华务工的潮流,在气候湿热的东南一带,出现了大量日本劳动者参与中国工程队的局面。
当然,国内对此也有点意见。认为日本劳工的工资稍微高了一些。当然,他们的劳动表现倒也能够配的上这样的报酬。而中国管理部门就问了一个问题,“中国劳动者有养老保险,日本人有么?”
这一个问题就让质疑者闭嘴了。
自此开启的劳动交流,固然让日本劳动者得到了很多收入。作为鲶鱼理论的证明,做事更加认真细腻的日本劳工也让中国自己经受了不小的冲击。例如日本装修工程队一度几乎垄断了中国北方的装修市场,日本物流业的表现也给中国同行好好的上了几课。在和平竞争期间,日本企业成了中国方面某种意义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