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巨变(八)(4 / 6)
的保障。
核武器科学家们的专业是核武器开发,但是他们本人可不是主张毁灭世界的疯子。所以核冬天理论很快就流行起来。核冬天理论的目的就是让世界明白,毁灭性的核弹洗地之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未来”可言。只有极少数被严密保护的人才能长期活下去,但是人类这个种族是注定灭亡了。
这个理论能够迅速在全世界流行,因为包括大部分操作核武器的人员都认为自己基本上没有可能成为“极少数被严密保护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为那“极少数被严密保护的人”白白的送上自己的性命呢?
但是在核武器刚开发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这种观点。核武器很可能会被认为能够打一场“优雅的战争”。威力巨大的武器,高科技的电子按钮,集结了科技尖端的战略轰炸机。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能够摧毁整座的城市。美国如果掌握了这样的技术,天知道那帮人会有什么想法。
为了防止核战争,就只有拥有核武器。毛主席的这个观点可以说完全抓住了矛盾的最核心部分。现在,中顾委的老家伙们就被拉到了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场。
陈克曾经领头弄出过不少产业,核武器无疑是陈克提出的最复杂,也是陈克心里面最没底的一次技术要求。从核武器的理论,结构,材料,流程,陈克都介绍的很清楚。可这种没有数学模型,理论根据不足,却又看着直通到底的方案甚至遭到了很多科学骨干们的反对。陈克不得不采取了极为高压的手段,把他们统统排除在研发体系之外。
由一大群年轻技术人员承担起骨干工程师的工作,以及中国开发的晶体管计算机为辅助,无数的钱砸了进去。最终的结晶就在那远方的高高铁塔上。
在会议上,中顾委的不少同志才知道中国推行的这个计划。而且他们讶异的听到了一个消息,中国提炼出来的核材料在数次原型机的实验已经用掉了大半。现在的核试验用尽了最后的材料,甚至连备用的核弹都没有。
游缑讶异的瞅了瞅何足道,尽管作为何足道的妻子,作为对核武器并非一无所知的前国防科工委的书记,游缑甚至不知道何足道其实负责核武器的最高开发指挥。
“就是说如果这次没有成功,下次还得等很久才行了?”章瑜是听明白了汇报的核心内容,他对核武器的生产速度很是讶异。
“下次实验至少得7—9个月。”负责的年轻总工程师认真的答道。
“百十亿砸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