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金陵遇故人(7 / 8)
有一座大山可靠一靠了。
慰劳宴这日,王青雷高高兴兴带众官员迎接贾琏。
初见面时,难免寒暄,歌功颂德。三言两句便惹得贾琏厌烦。王青雷便忙识趣儿的招呼大家住嘴,请贾琏上座。
席至一半,众人都喝得半酣,落座于戏台之前,乐呵呵的瞧戏。
贾琏和王青雷在首座,不一会儿,王青雷就以此处太闹为由,请贾琏去后头的厅内小坐歇息。
贾琏本就对瞧戏没兴趣,正想落得个情景,便随之去了。
王青雷动动眼珠子,笑道:“大人,下官还有件事想和您商量一二,有关小农学堂的。”
贾琏一听是小农学堂,便更为关心了。
他这次下地方走动,除了监管水利一事,顺便还弄了个‘小农学堂’去做。这是他在户部清吏司新增添一个小机构,名字就叫‘小农学堂’。这个部门由专业的人组成,专门用来普及农业知识和新品种的种植方法,跟踪上报当地农业特殊问题等等。
在古代,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不愿接受新的改变。
而今不仅仅是在西北打仗时已经‘名声大噪’的土豆,现在只在西北小部分地区以及京城周围流行起来。真正要做到全国广泛推广,距离还很远。之后还有西红柿、黄瓜、荷兰豆等等,推广起来肯定比已经出了名的土豆更要困难。
所以贾琏要在每一个地区做范例示点,先吸引他们的目光,在进行推广。之后普及知识等等方便,他不可能一个人其力亲为,构建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快速摆平这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目前,贾琏首要做到的就是建立起小农学堂,计划从当地的户部清吏司暂时拨一两人过去,考虑等以后情况发展稳定了,再行扩大。不过在这时代,既懂得读书又懂得种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贾琏这一路走来,基本是十个职位有九处空缺,再这么下去等他回京的时候,随便谁参一本禀告皇帝,他这部门就会被轻而易举的取消了。
所以而今遇到瓶颈的贾琏,很希望得到别人的意见。
王青雷毕竟在金陵地界干了很多年的老官员,熟悉当地情况,对当地的人才了如指掌。如果他能有合适的人选向自己推荐,他会省很多麻烦。
二人进屋落座之后,贾琏大概打量了两眼屋内的环境。
屋子布置得很雅致,不算奢华,也不算单调,唯独墙上那两幅大作有点扎眼,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