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定居(3 / 5)
稀稀疏疏的,比单纯干净的地面让人更觉整洁。
何氏很满意,问李海歆,“这宅子得多少钱儿?”
李海歆笑着摇头,“年哥儿给定的。他不说,我也不知道。”
一家人看了新宅子,又拐去看了新种下的油菜,临回家时,李海歆交待先别跟李王氏两口子透露出这信儿。
※※※
到十月底,何文轩第三封书信到了宜阳,信是写给赵昱森的,李薇有些奇怪,前两次可是写给爹娘的呢。这回莫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事儿要给大姐夫说?
赵昱森拿着信来的时候,是和石头爹娘一起来的。
一家人都围进了堂屋,赵昱森才将信中的内容说了。原是上次他们几个与李海歆商议让他们把家搬到宜阳后,给何文轩去的信儿。何文轩得到信儿之时,京中正计划着给这一批同进士派官,又因宜阳县令任期三年已满,如无意外,定然会升迁,何文轩便有意在京中活动一下,看看能不能帮赵昱森活动个宜阳县令的官职。
便写信来儿问问赵昱森的意思。
石头爹娘自然是愿意的,赵昱森也同意,孩子小离家近些,可以照顾众人。便来问问李海歆与何氏的意思,若他们同意,便给小舅舅写回信。
何氏与李海歆自然也没什么不愿意的。赵昱森能在宜阳地界上得了官,于一家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儿。
赵昱森当即使便给远在京城的何文轩去了信儿。李薇看着赵昱森一身的布衣,自到了宜阳,又低调得不能再低调,这事儿如果能成,那么不久之后,他便是这一县人的父母官,是高高在上的县尊大人了。
她实在想象不出赵石头做了官儿后会是什么样子。
因这个又想到大姐春桃,现在二姐三姐和四姐,没事的时候仍会在家里读书练字,唯有大姐,上有公婆,下有儿子和小姑子。在赵石头家住的那几日,她见天儿,天刚亮就起床,做早饭,午饭,晚饭,照顾儿子。
虽然石头娘也是同时起身儿,可婆婆终就是婆婆。多少年以来,媳妇侍候婆婆天经地义的传统已经深深的印在她们的脑海之中,大姐做这些事儿在她看来自然也没什么不妥。
不说这个时代的婆婆,便是她所生活的那个时空,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等着儿子成亲后,端婆婆的架子呢。
在这种情形下,大姐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去读书认字,赵石头为官愈久,这中间儿的代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