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日常(6 / 8)
惹人注目,他准备去本地买两身衣裳。我觉得西人并不特别讲究,但老张说我们是国人代表,自然要顾及国人体面,如此一想,又颇觉合理。
我们已开始学习,来后发现事情可能不如想象中容易,这边全英文讲学,教授水平极高,语速极快,我的英文尚且不够用,老张更是如丧失了听力一般,目前最大问题,就是语言问题,所以我得抓紧时间学习,任务艰巨,争取早日结业回到你与孩子身边。望好好照顾自己身体,不可太辛劳、忧虑,我在大洋彼端遥望你。
千言万语,下笔数言。盼回音。吻你!
旭跃
83年2月28日”
赵明月看完信,心中感慨万千,接收到的唯一一个信息就是:他可能不能按时回来,起码三个月时间可能搞不定。赵明月千等万等,等来了消息,却发现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顺利,不由得忧从中来。不过这件事,她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国内与国外太久没有交流沟通,肯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的学习任务绝对不可能轻松的。
赵明月看着那张明信片,深蓝色的海面波涛粼粼,闪烁着银光,十分美丽。她知道,这也是沈旭跃的眼睛所见之景。
气温渐渐回升,北京的春天也快来了,但是迟迟不肯露面。胡年春第一次在北京过冬:“这都二月份了,都还这么冷,这里的人什么时候才能种地啊?”她说的二月,是指农历二月,在老辈的日历里,永远都只有农历,因为跟农事息息相关。
赵明月说:“这边人不种水稻,种小麦,小麦应该是去年秋天就种下了,等到春天的时候才长出来。”
胡年春睁大了眼:“吓!这么冷的天,那些种子都冻不死?”
赵明月笑道:“这种作物就是特别扛冻的,要是咱们那儿,没准还长不出来呢。”
胡年春来一次北京,还真长了不少见识,跟他们老家那儿真是大相径庭。
赵明月的肚子开始显怀,穿着大衣棉袄的时候,倒是不大看得出来,但是等春天一来,就藏不住了。不少同事都知道她怀孕了,因为她家每天都在做好吃好喝的,香味馋死个人,还请了母亲过来专门给做饭吃,一般没事不会这么大张旗鼓让老人来照顾生活的。
在收到沈旭跃的第三封信时,春天终于来了,沈旭跃果然不能如预期的三个月回来,起码还要多留两个月,他的学习任务倒能如期完成,但是他的同伴老张因为语言的障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