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 131 章(2 / 4)
身睁眼时,却是莫名的失落袭上心头。
以前总是认为自己一人也足以抚养腹内的孩儿,而如今,每次胎动的时候,看着肚皮上的小鼓包,她总是遗憾着孩儿的父亲没有在身旁伸出大掌,就如她在时一般,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肚皮。
莘奴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会这般的思念王诩,这种感觉竟是连自己也是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提笔给王诩回信时,居然写废了几张绢帛,最后凝神落笔,写的居然是也天气冷暖,衣服增减一类的日常。
就如王诩所言:总有相思难出口,总有情深不自知。
她对于他的爱与恨,终究是有种无所适从的茫然,只能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地朝前走。
可是平淡的日子也是难以如锦帛里的一般如溪水向前流淌。
虽然没能到大梁,但关于群贤论会的消息也被过往的商旅游侠带到了邺地小城。
据说有大批的儒生赶往大梁准备伐王,他们沿途痛骂鬼谷子的纵横之道祸乱天下。甚至连邺城这样远离大梁之地,都有路过儒生张贴的檄文,号召天下的有识之士认清王诩的阴谋诡计,
当莘奴看着这檄文时,眉头不禁紧紧地一皱。若是旁人许是看不出来,只当是儒家与纵横家的势不两立,互相倾轧而已。可是身为鬼谷中人,她一下子便看出文中叙述的种种细节,若非谷内之人,是难以知晓的。究竟是什么人背叛了王诩,对着谷外之人袒露了这内里种种详实的内容呢?
只因为这檄文的文采斐然,加之叙述事情头头是道,来往参加论会的诸子百家皆是会驻足看上那么几眼。莘奴知道这是隐隐火苗,待得在地下流窜,到达大梁时,便是一场熊熊大火,只怕涉及之人都会被烧得体无完肤。她甚至可以想见天下群贤一起向王诩发难的情形。
思及至此,心内竟是突然开始烦躁起来,就连盈余颇丰的账本也看不下去了。
她有心收买城中的竹马孩童去揭干净那些檄文。可是想一想又觉得不妥,当年周厉王禁止百姓非议的事迹犹在心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的□□恐吓得百姓之能道路以目,最后还不是落得仓皇出逃的下场?
她一个小小的女商贾更是没有周天子的威严,如何能防民之口?
虽然暂时没想出良方,可是她却难以再邺城里安然地度日。那心一早便飞向了大梁。她向来是行动果敢的,想到的最后都回去做。既然这般想了,即刻便命仆役准备东西行囊,更是备下船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