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开拍(5 / 5)
一筹。”他一生笔耕不辍,诗、书、画被时人称为“三绝”。其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与竹大有关系。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要仔细观察,反复临摹。他年青时画竹竞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年老时曾无限感喟地说:“我为这竹君,不知磨秃了多少毫锋,消损了多少精神啊!”二是“胸有存竹”,即在创作前对要画的竹了然在胸。“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三是“胸无存竹”,即在挥写的过程中,又不为胸中之竹所束缚,只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象.他曾用诗总结自己画竹的经历:“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竹之于郑板桥,真可谓相得益彰,人竹合一。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是郑板桥画出了竹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郑板桥的声名,常言道“竹毁节存”,板桥虽死,其“竹魂”犹在。
此时拍卖的《雪山冷竹图》就是郑板桥晚年时期的作品,笔法老辣挺拔,从骨子里露出一种傲对风雪的冷峻。
在场众人即使不怎么了解书画诀窍,不明白书画奥妙,但在看了这幅《冷竹图》以后,还是忍不住赞一声,够气魄!
没错,就是竹子的魂魄!
做人的魂魄!
一时间,整个拍卖场再次纷纷举牌,其中也包括林逸。
他被这幅画的魂魄,吸引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