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馆应对(3 / 4)
”
众人哈哈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学馆子弟们出众的也不在少数,崔容一个不满十五的孩子,就算再如何聪明,学问也是有限的。
想来这话不过是给崔容脸上贴金吧。
崔容心中冷目以对。
他在府中根本没有读过书,刘大家恐怕连他是圆是扁都不知道。崔世卓这样说,现在是无所谓,可若日后崔容出了丑,这段话再被人用来打脸,那就不是一般疼了。
其实并不是多么高明的手段,只是上一世崔容识人不清,先入为主,才会一点都看不出来,还以为崔世卓是在给自己说好话撑场面。
“哎,你在府里都读过什么书?”一旁张仪好奇地凑过来问。
对于这个人,崔容有些印象。
张仪是工部尚书的长子,虽然不曾相识,但崔容也听说他为人豁达,不拘小节,因此一见之下,也有相交之意。
于是崔容便浅笑着回答:“不过是跟着父亲随便看过一些,算不得读过书。如今进了官学,还不知能不能跟上先生们授课呢。”
张仪之前听说他体弱,本就有些同情。又见崔容谦虚有礼,心下好感大增,安慰道:“这倒也不急于一时,慢慢来就是。”
两人说话间,本日授课的先生已到。
张仪见是国子监的王典学,偷偷翻了个白眼,小声对崔容道:“这老头厉害得很,你小心些。”说罢,挺直腰板坐好。
诸生也都速速端坐于蒲团上。
崔容明白为什么张仪让自己“小心”。
这位王典学为人清高傲气,看见学生中的新面孔,总喜欢先来个下马威,好让他知晓“学海无涯”的道理。
了解王典学习惯的人一眼就明白,崔容今日根本就是个明晃晃的大靶子。
王典学一言不发地在书案前坐下,翻开书卷。
崔容记得上一世王典学讲的是《礼记》中的《儒行》篇。
《儒行》篇记录孔子与鲁哀公之间的对话,描述孔圣心中真正儒者的行为举止以及“儒”的含义,是当世读书人必修的经典。
为了应对今日提问,崔容早就做好了准备,《儒行》一篇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因此一点也不紧张。
果然,王典学沉吟片刻,目光扫过诸生,见其间端坐一面生的小儿,便点他起来:“背诵《礼记?儒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