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沐慈初醒(4 / 5)
业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
大祖虽然只是个木匠,却有野兽般的直觉。
打仗打的是什么?
钱!
什么士农工商的等级分野,在大祖这个暴发户面前都是个渣,他只认“谁有用,谁有钱”。
大祖与士族联姻,注重理财,爱做生意,获得了大量资金和人才,才开始继续征战。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大祖并不优先南下,而是一路向北。
这让南方的割据势力都松了一口气,纷纷认为这是自取灭亡——谁都知道,西凉人早就和北戎人眉来眼去,这两个邻居可都不好惹。偏沐投选了最难啃的两块骨头去咬,可不要咯了牙。
此时,南方割据势力纷纷建国。后梁后周后燕纷纷冒出来。
在这些“皇帝”幸灾乐祸中,大幸的祖沐投倾尽全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控制了北戎人称为“母亲河”的北定河流域,把北戎人赶过了昆仑山。又一路西进,直取凤翔府,逼得小半西凉人逃过西河,离开西河平原,翻西凉山与阴山,朝更西方退却。另外四十多万来不及逃走的西凉人选择了再次臣服华夏。
自此,大幸大祖西面倚靠阴山,北面依靠昆仑山脉的天险,借助燕国古长城,稳固西北防线。中原也有了西北的防御屏障。
更大的战略意义在于,以产马闻名的西河平原,尽数在大幸掌握之中。
大幸朝在北方站稳了脚跟,有兵有钱,有马有粮,还有“勇悍善战,冠绝西北”的西凉兵源,奠定了南下统一中原的基础。
沐慈觉得这位先祖很有远见,是个真英雄。
之后太宗皇帝骁勇善战,统一南北,巩固政权。第三代世宗昌平帝和第四代兴宗永和皇帝,都英明勤政,仁爱百姓,让中原大地得以休养生息,开创了“昌和盛世”,延续至今……
现在的天授帝,是第五代,却是从哥哥手中接过政权,以皇太弟身份登基的五代第二任皇帝。在洛阳王明显简化、美化过某些事实后,沐慈还是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
而关于第六代,未来的皇位之争……沐慈想到洛阳王借用他打击太子,又想到太子对冷宫把控严格,洛阳王又是怎么在天授帝难得回宫的这一天,这么“巧”发现了“真相”,还有机会去朝堂上告太子一状呢?
宫斗、夺嫡的阴谋气息扑面而来啊。
……
沐慈昏睡的两日,对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