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皇后和贵妃(3 / 9)
族功劳太高,有威慑皇权之嫌,任何一个杨氏女没她与天授帝的少年结发的感情,也没她的手腕,入宫后的下场都不会太妙,说不定会带累整个杨家。
杨家再厉害,也是没办法和皇权抗衡的。
正如开国五大异姓王之一的“钱袋子”东兴王卫氏一族,因出了个能干的卫皇后,在第三代昌平帝身体不好的时候,帮助理政。昌平帝死后,卫氏成为太后,扶持了年幼的永和帝登基,自己垂帘听政,之后把持朝政几十年……险些又出了个女帝。
三十年前的外戚卫氏一族,何其显赫,在帮助卫氏,帮助两代皇帝开创“昌和盛世”之后,自身家族也富可敌国,与其有关系的势力,几乎占了大幸半壁江山……
可如今呢?
天授帝斗倒了太皇太后卫氏,登基为帝,而整个卫家……不过是繁华一梦,镜花水月,烟消云散了。
杨皇后多了解天授帝,一番苦心,没有携恩叫天授帝到杨家再找个嫡女封为继后,倒叫天授帝对杨氏一脉感到愧疚,坐稳皇位后没有鸟尽弓藏,反而更加信重杨家。
西北威远候的爵位给了杨皇后的父亲杨涯,杨皇后的弟弟,威远候世子杨南怀的发妻故去,续娶的是琼山县主。杨家女里又出了一个七皇子妃,一个定王府世子妃。
杨家真是简在帝心,十分显赫的家族。
再说现在入主仁明殿的郑皇后,虽没先杨皇后那样长袖善舞,有谋略有胆识,却也容貌端方,心性淳厚,有文采识大体。身份也比较高贵,来自真正的百年世家,荥阳郡郑氏,对天授帝登位也曾有一点助益。
说到荥阳郑氏,他们在大幸朝刚建立时就十分俊杰,飞快投入新皇帝的怀抱,至于气节是什么?如果有这东西,就不可能有绵延几百年还繁盛不衰的“世家”了。没看鲁晋时期显赫一时的“汪”“谢”两家,就因为“不俊杰”,不和寒门皇帝联姻,所以灰飞烟灭了么?
联姻,是古代比较可靠的拉关系抱团的手段。郑氏投靠就投靠地十分彻底,竟然不顾体统,与出身寒门的开国大祖联姻,送了最优秀的直系嫡女入宫,而且做不成皇后也没关系。
众世家大族嘴上谴责“世风日下”,手却不慢,纷纷效仿,送了自家优秀女孩给沐家联姻。反正有郑氏打头阵,给大家挡掉了口水。郑氏真是活雷锋啊。
当时大祖沐投就是个木匠出身,不过当时的智囊左军师“偶然”从大祖家倒掉的老房子的墙根出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