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海鹰翅膀(2 / 5)
撒教的神父还没入驻大幸,不然楚王就是个活广告。
有激烈的人一个想不开以死明志,读书人骂也骂了,御史弹也弹劾了,却始终不见楚王有丝毫回应。慢慢的,本来应该是机密的楚王动向也渐渐被大幸人得知——楚王上日照州出差啦。
我嘞,日照州不就在海上吗?不就是在定海州边上吗?
楚王这是不是要跟着准王君跑啊?
事情的焦点从宗教争端,迅速回归到了事情的本质——是哪个,或者说哪些魂淡,把楚王都给逼走啦?
于是,以德光帝为首,礼部尚书公输庆为次,太妃谢氏等人为炮灰的后爹后妈团队就被架在火上,被广大百姓烤了。
除了脑子一根筋的卫道人士,剩下大幸九成人口,对楚王君是男是女,是胖是瘦的在意程度,根本赶不及“楚王被逼的要离开”的流言。
楚王要走,其凶残程度不吝于“天都要全部塌下来,而全国再找不出个高的来顶”的恐慌。
在牟渔、戚焱等人的操作下,舆论就开始呼吁“支持楚王大婚!”
德光帝本来决心就有所松动,再有梅皇后三不五时把可爱的小四抱给他看,总让他想起已经被过继出去的小五,连带想起自己命运坎坷,如今才找到幸福,却要被逼走的九弟。
他也担心九弟离开,不然也不会快马加鞭把自己两个儿子派过去了。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那两个熊孩子,一个塞一个的腹黑,用他们阻挡沐慈是很不靠谱的,说不定“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
所以,三月份时,德光帝看舆论一边倒,卫道的中坚力量公输庆敌不过民意,借口年老乞骸骨,辞职回乡。时机成熟,德光帝就挑了四月八日的黄道吉日,下圣旨给沐慈和梅容赐婚。
赐婚是需要准王君出身的,显然不能说是个胡人,也不能说是个被出宗的弃子。不过这种弃子逆袭的情况历史上不少见,德光帝就没有命令梅显把梅容写入族谱,而是给梅容另开了一宗,依然姓梅,不准姓什么菲尔德。
以梅容的功绩和他的爵位,单开一宗绰绰有余,是大幸人。将来光耀门楣,和胡人没关系,和梅家更没多大关系,最多算同姓。
不提承恩侯梅显在家中如何扼腕,想要修复和梅容的关系却又拉不下老脸,只提天京城内,关于沐慈的大婚安排,由牟渔这个兄长和嫂子朝阳郡主把关,敦促宫中司礼监安排。
迎王君和娶王妃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