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说亲事(2 / 5)
江逸磨着苏云起用河滩上的胶泥混着鹅卵石在屋里垒了个大肚炉子,可以烧干柴也可以烧炭,免得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冷。
北边那间留给妇人们做活用,江逸和小川合力在临窗的一面盘了一个足足占了半间屋子的大土炕。
这个过程说起来都是泪。
这帮人里只有小川入军营前住过土炕,江逸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会弄。而小川见江逸叫他,就以为江逸会,所以就痛快地答应下来了。
结果两个人一碰头,才发现对方也是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最后只能边琢磨边试验,垒了拆拆了垒,折腾了好几回才把土炕给顺利盘上。
接下来就等着房体晾干,然后再上屋顶,这房子才算彻底完工。
好在天公作美,连着半个月日头都很足,房子里的湿气很快就蒸干了。
江逸请人看过之后,选了个好日子摆酒席、上屋顶。
这边的屋顶大多是那种带一根横梁的悬山式,虽然下雨的时候能避免存水,却也十分费料。
江逸却打算搭成平的,横纵交错着搭上横梁和椽子,上面用秸杆和着泥一层层铺了,再压上厚厚的土夯实了,最后抹上一层石灰,再留几个出水口避免雨水存在屋顶上。
这种设计参考了现代农村的平房,住上十年八年都不用担心会漏雨,收了粮食还能摊在屋顶上晾晒,可谓是结实、美观又实用。
一个老技工听了江逸的设计,兴奋地一宿没睡着觉,翻来覆去地比对,最终修改得更加完善。
江逸十分感激,专门打了半斤酒给人送到家里,把老技工乐得合不拢嘴。
农村上梁是大事,要有德高望重的人在一旁喊着“大吉大利”,还要放炮、摆酒席。讲究的人家甚至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一家平安,子孙绵延。
摆酒席的时候出了个小意外——谁都没想到,里正竟然不请自来——不知道他从哪里听说了江逸的设计,一定要亲自来看看。
十几个村子的里正,几乎是掌握着这些村子的一应事物。直白地说,没有里正的首肯你就盖不了房、买不了地甚至迁不了户籍;如果你跟里正关系好,没准就能给你虚报些年岁免除徭役,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别看区区一个里正,那也不是谁想请都能请到的人物,对主人家来说这可是天大的面子。更何况人家还特意备了礼。
江逸和苏云起没显出什么,三叔公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