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5)
,见到丈夫专心致志地神情,心疼地摇摇头。
耶律楚材身材高大,颏下长须黑亮,穿着白色绸袍,腰系蓝色丝带,坐在琴台前,他清癯的脸上被油灯映得发红,一双聪慧的眸子中闪着忧郁的光芒,他双手抚琴,手指勾、抹之间,琴声时而急如疾雨,时而舒缓轻柔……。
他刚过三十九岁生日,头上出现了一些银丝。他的祖先为契丹人,九世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他的父亲耶律履曾任大金国的参知政事。蒙古攻陷中都后,1215年,他被成吉思汗征召为必?赤,掌管草诏和参赞之职,至今已经14年,深受成吉思汗的器重。成吉思汗还当诸子面对窝阔台说:“你要记住,长髯人是长生天赐给蒙古汗国的大贤人,可以委以大任,而不可委屈了他!”
琴声悠扬,耶律楚材沉浸在古老音乐的旋律中,他为古乐中人生如白云黄狗,命运飘忽如转蓬的意境所感染,他边弹边唱道: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恃,往世不可追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忽羽,莫之知载……
他的琴声如他的心境一样旷远,忽邻勒台上三王爷失踪、遇害,如一瓢冷水泼凉了他的心。三王爷窝阔台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待人和蔼,胸怀大志,容贤任贤。还有一件事使他永生难忘,那是1219年10月,蒙古的大纛插上花剌子模的重镇不花剌的城头,耶律楚材骑马赶到城下,看见城中的教长和学者们惊恐地跪在成吉思汗马前,等待最后的宣判。当时成吉思汗眼中充满了仇恨,声音如铜钟般宏亮:“你们这些人虽然开城投降,可已经晚了,拖延了蒙古大军的进军之路,反抗者死,你们只有一条路,颤抖而死!”
“大汗,请收回成命,抵抗蒙古大军的是那些军人,而他们是学识渊博的学者,请饶恕他们吧!”耶律楚材打马赶到铁木真汗身边,大声劝谏道。
“抗拒者死,你没有读过朕的《札撒》吗?”铁木真口气是不容置疑的。
“杀人太多会失去民心,历史上英明的君主都不会这样做。”
“长髯人你说,朕的军令何尝收回过?”
“大汗,现在你的命令不是在针对一支军队,而是一些汗国亟需的有用之才,杀了这些人对汗国来说是巨大损失。”
“如果朕不宽恕他们呢?”铁木真愤怒地盯着他。
“大汗,如果你杀了他们,你就是商纣王一样的昏君。”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野蛮的态度激怒了,眼中闪着不屈的火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