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番外六(13 / 14)
燕清一生清廉、死无遗财。可他却从不标榜自己,只因不想给同僚造成道德上的压力。直到他辞世之后,其他人才知道他虽在明面上受了吕布给予的无数赏赐,可库房里却是空空如也!”
“那些钱财哪儿去了?早就被他投放出去,填基础建设的大洞,为学舍添砖加瓦,为印书提供资金,为黎民百姓修出了一条条宽敞明亮、干净平坦的大路了!”
“留给继承人燕议,只是书房里的孤本古籍,说是孤本,也不恰当了,里头的内容早被燕清印刷了一本本发放出去,原本留在手里,也只是做个收藏和纪念而已。”
“燕清虽然只在大丞相的位置上呆了十年,就远离朝廷,再未担任任何官职,可受他影响的门生故吏,又何止成千上万。而他们有的平平淡淡,去到地方,做了基层官员,有的平步青云,进入朝廷为政,这些力量是任谁在位,都不可能忽视的庞大!”
“东汉末年,称霸一时的河北袁绍,就是靠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才能一呼百应。而后来的燕清,又得有几个袁家加起来,才能比得上?”
“不提吕亮与重臣燕议的良好关系,也不提吕亮几乎是被燕清和吕布共同看着,从总角小儿至及冠的翩翩少年,再在而立之年继位的,更不提燕清儒雅大度,从不与人结仇。我就说,吕亮到底图什么,才得赶出这种愚蠢透顶,无异于自取灭亡的事来,将早已远离中心、举足轻重的宝贵基石以‘震主’的破名义逼死。”
教授一通铿锵有力、如同狂风骤雨的话砸了下来,当场将所有人都震得说不出半句话来,而坐在后排的老师们,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教授沉默片刻,叹道:“而郭嘉之死,还能被歪曲成那样,实在可悲可气。《吕氏春秋》有载,‘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也同样适用于郭嘉,不正是‘重光死,奉孝生机断绝,不复饮酒读书,以为世无足为共饮者’?”
“郭嘉才思敏捷、心思通透,当日观袁绍外宽内忌,不成大器,便毅然隐居家中,静候明主。在与燕清相识相交后,他亦是全心授受,同挚友一生从无猜忌,堪称神魂相通,甚至因他出仕,不惜改了择主志向,后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
“知己难得,凡有幸遇之,则视若性命,当至死不渝,于郭嘉而言,燕清之重,是失其一而另一人无法独活的凭依,强撑三日,仍是抵不住心中煎熬悲怮,方油尽灯枯,吐血而亡。”
“后人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