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5 / 11)
事的。
不过,重廷川刚才叮嘱的话也有道理。刚才郦南溪回来的时候发现了街上车子多了些,想这个时候也确实有些晚了,便与重廷川道:“六爷说的有理。往后我尽量早些回来。只是今儿有些事情需要办,这才耽搁了些时候。”
“什么事?”虽然知晓郦南溪是为了什么去肖远那里,常寿也随着肖远一起去了,但重廷川今日太忙,还没来得及让常寿将在冀州的一些事情回禀了。所以他还是想从她这里先听一听。
再说了,听自家小娇妻软软糯糯的声音,可比听常寿的顺耳多了。
出乎他意料的是,郦南溪并未先说杏花胡同的事情,反而朝旁边招了招手,唤了一声“柳妈妈”。
这时有个身材中等的妇人走了过来。她约莫三十多岁的年纪,衣裳干净朴素,头上只簪了朵花,并未有其他的饰物。
那柳妈妈走上前来朝重廷川行了个礼,“婢子柳氏见过国公爷。国公爷万福。”声音平和举止端庄,很守规矩。
重廷川淡淡应了一声,侧首望向郦南溪。
郦南溪让柳妈妈退下后,方才与重廷川悄声道:“这是肖远从冀州带回来的妈妈。往后就让她在这里做活儿了。”
“她原先在哪里做事?”
“和旁人说的都是‘原先在外地做绣娘刚来京里’,不过国公爷既是问起了……”郦南溪笑笑,小声说道:“其实,她原是杏花胡同最北头那新杏绣铺的绣娘。”
重廷川听闻,往前迈的步子稍微顿了顿,侧首又朝柳妈妈看了眼。
因着旁边有人,郦南溪未曾和重廷川细讲。待到回了屋里,把肖远在冀州探听到的事情一一和他说了,这才与他道:“柳妈妈是被新杏绣铺赶出来的。”
柳氏原是新杏绣铺的绣娘,在那里做了将近三十年,从七八岁学徒起就开始在那里做事了。如今她年纪大了些又因常年做绣活,眼睛已经熬坏了,再也不能如以往那样做出极其漂亮的绣品来,就被东家给赶了出来。
柳氏的绣艺很不错。原先她也曾想过去别的工钱更高的绣坊做活儿,是齐家老爷和齐娘子一再挽留,说是等她年纪大了也可以留在铺子里教习新绣娘,工钱照旧给她,她为了往后有个依靠这才守了下来。
哪知道真的等到年纪大一些,却是遭了这样的后果。原先的承诺全都不作数了,东家翻脸不认人。
原本这事儿肖远是不知道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