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四姐的婚事(3 / 5)
愿意把姑娘嫁到他家去。我那侄子没什么不好,长得俊俏不说,人老实又肯干,是个好说话能过日子的,就是命硬了些。他家的药材铺每年的收益还不错,等到家里长辈年老以后,他就是药材铺的当家的了。他家放出话来,说只要找个八字相配的就行,家世模样也不计较。我看你家的四姑娘模样好,命也硬,家世背景正好和我家侄子相配,我就急着来说了。”徐家大婶说道。
柳四娘到镇上不到一年,对镇上的人家不熟悉,也不知道这徐家媳妇信不信得过,只搪塞了几句应付她。
杨十九眼圈红红的出门来,对柳四娘说:“娘,这门亲事我愿意。”
徐家侄子是真有克妻的名声,万一杨十九真被克死了怎么办,“四妹,你别乱说。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你先回房待着。”
“娘,徐伯母都说了,徐家殷实,她的侄子除了有克妻的名声外也没什么不好。而且我的命也硬,不正好相配吗?”杨十九说。
“光这么说还不行,你年纪虽大了,但婚姻大事事关一辈子马虎不得。这门婚事我和你爹会打探清楚了回来给你说。”柳四娘把杨十九劝回了屋子。
徐家媳妇说:“四娘,我晓得你的女儿金贵,你和老三先想好了再说吧。想好了到我家来说一声,我好和荣川的二弟通通气。我把他们在荣川县的住处和铺子的地址给你们,你们也好打探清楚了。”
柳四娘和徐家媳妇又说了一阵话,见到天色已晚,柳四娘送她出门。晚上杨初月回来,柳四娘就向杨初月打听镇上徐家铺子的家的事:“五妹啊,你在镇上住了这么多年,知道徐家铁匠铺的事情吗?”
杨初月正在切丝瓜,说:“徐家啊,挺好的。徐伯伯本不是镇上的人,是十多年前才到镇上来的。他在镇上打铁,名声还不错,没听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传出来。徐家的儿女也好,个个都是出色。我听说徐伯伯原住在荣川县,徐伯母是丰莱镇的人,当年到荣川县去走亲戚遇到了徐伯伯,徐伯伯对她一见钟情,就跟着到丰莱镇了。徐伯母是家里的独女,徐伯伯后来就在丰莱镇安了家。娘,你问徐家的事情做什么?”
柳四娘叹气,“还不是为你四姐的亲事,你也知道十九有克夫的名声,没人敢娶她。她又不愿意嫁给兴年,婚事就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今天徐家媳妇上门来说,她家侄子还没成亲,也有克妻之名,她就说啊两个八字硬的人正好凑一对。她侄子是家里的独子,在荣川那边开药材铺,家境殷实。我想你四姐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